傅若清
走入一條長廊,中間是碩大的玻璃框,展示電影《流浪地球2》的宇航服、潛水服、門框機器人、重型外骨骼……對資深影迷來說,這是他們喜愛且常來的地方.中影國際影城黨史館影院。這里有三個CINITY 影廳,能在CINITY 巨幕廳看一場高亮度、高幀率的電影,是絕對極致的享受。
中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來到他熟悉的8 號廳,接受《時尚芭莎》電影組的采訪。在中國電影復蘇的這一年,僅春節檔至五一檔,已經看到很多中影參與的優質影片。作為觀眾和媒體從業者,我們有太多關于中國電影產業及其發展的問題,想要請教這位中國電影“國家隊”的掌門人。
面前的傅總,像一個溫和的長輩,愿意傾聽青年觀眾表達對電影的熱愛,面對一切好奇的提問,也會耐心講解。關于中國電影產業生態,對2023 年市場的展望,以及CINITY 技術前景和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我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在傅總的解答中,始終圍繞一個核心.沒有創新性的思考和轉變,就不會有創新的中國電影市場。
傅若清
讓觀眾在影院有更多選擇
無論對資深影迷還是普通觀眾,今年的院線都足夠驚喜。從春節檔開始,各家公司都掏出了門面作品,帶來一個熱鬧的開年,給剛復蘇的電影市場帶來一次提振。隨后的清明節、五一節,有《保你平安》《人生路不熟》等優秀國產影片引領檔期,口碑、票房雙收,吸引觀眾回歸電影院。
中小成本影片中,題材豐富、類型多樣是今年的一大特點,有“文藝+ 科幻”的《宇宙探索編輯部》,有“驚悚+ 喜劇”的《了不起的夜晚》,有冒險電影的嘗試之做《荒原》,有聚焦紅色交通線的懸疑諜戰《暴風》。日漫、迪士尼、漫威、DC 的持續引進,也讓人對今年的電影市場充滿期待。
Q&A:
今年電影市場有一個火爆的開局,春節檔的成功,給電影工作者帶來哪些信心?
傅若清:今年的春節檔,大家不單是期待,更多的是喜悅。幾部影片類型迥異,有科幻巨片《流浪地球2》、古裝喜劇《滿江紅》、諜戰懸疑片《無名》、動畫片《深海》和長線春節檔動畫片《熊出沒》、時空穿越喜劇《交換人生》等。中影協調了產業的方方面面,豐富影片供給,提供好產品是先決條件,觀眾渴望文化消費是主觀需求,兩個碰到一起,就有了春節檔的開門紅。給電影人的啟示是,只要創作出打動人心的好電影,市場就還在,觀眾就還會愿意走進影院。
今年春節觀影人次1.29 億,對比2018 年的1. 45 億、2019 年的1.32 億、2021 年的1. 6 億,說明院線電影形成了基本穩定的受眾市場,相同的檔期、相同的環境,觀影人次沒有太大變化。該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
傅若清:如果還以常規方式去發行放映,數據很難突破。但若引入分線發行等模式,市場可能變成原來的兩三倍。比如同一時期內,不同的院線上映不同的電影,影片數量多了,有效排片多了,觀眾的選擇也多了。也許單片票房會少一些,差異化會更明顯,但票房總規模會增加,市場更大也更加有活力。只要想創新,市場會給你回應。
這樣一來,中小成本影片不會一上映就湮沒在頭部電影里。
傅若清:未來可以推行“預約放映”,觀眾在小程序上發起一部影片的觀影“開團”,自選合適的時間和影廳,集齊一定參與人數后就能安排放映,如同個性化定制化放映。電影是一種文化消費產品,未來個性化消費、細分市場一定會大放異彩,包括觀眾想在影廳里看足球或是演出直播,這些都有可能。
今年好萊塢電影在國內市場表現不如預期,目前沒有一部影片破10 億元,原因可能有哪些?
傅若清:好萊塢電影有它成熟的工業體系,也很有想象力。與此同時,中國觀眾的文化自信在增強,大家喜歡看自己熟悉的故事,愛看喚起情感共鳴的作品,而好萊塢還停留在傳統的系列電影里。它的優勢是視覺沖擊力很強,但這幾年中國電影制作水平也跟上來了,觀眾自然覺得好萊塢電影不像當初有魅力了。
同一時期,日本動畫電影勢頭高漲,有話題度也有票房,這些形勢會影響今后引進片的方向嗎?
傅若清:美國畢竟是電影大國,有高質量的電影,它并沒有變差,中國依然是好萊塢電影在海外的最大票倉,只是中國觀眾沒那么追捧它了。《鈴芽之旅》《灌籃高手》表現好,因為本身都是知名IP,有粉絲觀眾群體。看電影是一種文化需求,有的需求已經釋放得很充分,但有的需求還在釋放過程中,就還有空間。隨著觀影習慣的恢復,該熱鬧的檔期和電影還是會熱鬧起來的。
傅若清
2023年值得關注的中影作品
在許多影迷心目中,傅總的名字絕不陌生。他們會在電影海報或開場字幕中,看到“出品人傅若清”幾個字,這意味著該片有中影的主要投資。選擇中影的作品,意味著品質有保障,能獲得不錯的觀影體驗。如近幾年“我和我的”系列,以及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平的《流浪地球》系列。
除了頭部影片,中影堅持“大創作”模式,投資了很多創新類型、中小體量的電影,包括今年亮相戛納電影節的蒙語對白電影《臍帶》、荒誕現實主義文藝片《河邊的錯誤》等。佳片不斷的2023 年,中影還有哪些計劃,有哪些作品將和觀眾見面,特別是國慶檔的重大題材電影有哪些看點,傅總都一一進行了回答。
Q&A:
今年上映的影片中,中影主投的既有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也有小成本影片《臍帶》《宇宙探索編輯部》,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傅若清:中影是一個純粹的、專業的電影公司,不可能只做單一類型作品。我們選擇一部影片,首先是它的內容、核心價值觀。如《流浪地球》系列是對中國硬核科幻的探索與實踐,投資這類影片是中影必須要做的,這是天然屬性決定的。而《宇宙探索編輯部》是一次創作實驗, 《臍帶》是一個特別治愈的故事。為了保證創作的多層次和多類型,我們投拍中小體量的作品,是希望在數量的基礎上脫穎而出更多高質量的新作。
下半年還能看到哪些中影主投或參投的電影?
傅若清:今年依然有重點題材影片,陳凱歌導演的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偉大歷程的《志愿軍:雄兵出擊》,徐克導演的闡述中華文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接下來還會有講述自強不息奮斗故事的《天才翻譯家》,講述“兩彈一星”科研精神傳承的《群星閃耀時》。此外,我們正在嘗試把舞劇《只此青綠》拍成電影,在攝影棚里用電影的手法重新做美術,讓觀眾在影院看到一部頗具國風國韻的電影。
關于《志愿軍:雄兵出擊》,有哪些幕后故事和值得期待的看點?
傅若清:從劇本籌備算起,陳凱歌導演為這部影片花費了多年時間,參與軍訓的演員達百余位。開機時整個劇組就達到兩千余人,其間啟用了幾十輛坦克,幾百輛汽車,上百頂帳篷。造了八架一比一還原的戰斗機,還有一比一還原的鴨綠江大橋。影片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的偉大歷程,可能不止一部,會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現。
傅若清
扶持青年電影人,打造健康產業生態
在2023 年海浪電影周上,傅若清宣布“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正式啟動。未來三年內,總投資規模達到10 億元,將投資30 到50 部青年影人作品,尤其是具備商業價值、創新性和類型敘事的原創作品,目的是為商業院線提供更多好電影。
Q&A:
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的初衷是什么?
傅若清:這個計劃是我們在2020 年9月推出的,就是為了挖掘、孵化新生代電影人。電影企業也好,電影人也好,都是希望產業不斷延伸的。要實現這個樸素的愿望,人是第一要素。現在的主創資源太少,就那么多導演,就那么多擅長的類型,并且創作一旦形成風格印記,就會不斷自我復制,很難突破創新。中影希望通過青年電影人計劃,培養出更多有實力的創作團隊,進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影片。
這就是您前面說的,有了數量才能有質量。
傅若清:如金字塔結構,有一層一層推動向上的力量,無論從作品層面,還是從人才層面。只有底邊寬闊了、根基扎實了,塔頂才能聳立得更高,才能由“高原”向“高峰”邁進。有了良性的市場競爭關系,酬金的生態、選角的生態都會隨之而來,電影成本也會進一步優化。“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就是希望能帶動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塑造更健康有活力的電影市場。
扶持的電影有哪些選拔標準,通過怎樣的渠道?
傅若清:選拔渠道一是從業內節展,比如電影節的創投評選,“海浪電影周”的好故事評選等。二是專業推薦,成熟導演、編劇在工作中發掘的好苗子,推薦給我們。候選項目進入選拔機制后,會分類進行考察,給予不同培養方案。我們要海納百川,但不嘩眾取寵,有思想、有藝術價值的項目。這個計劃既為創作者服務,也為投資者服務,因此創作者要對市場有敬畏心,有商業表達,不偏向作者表達。
傅若清
CINITY技術刷新觀影體驗
在采訪當天的拍攝過程中,攝影師需要給補充背景光,嘗試了幾種方案后,影院經理將面前的CINITY 銀幕調成白背景后,立刻形成明亮的光源。在CINITY 放映系統里,除去4K、3D、高幀率、高動態范圍、廣色域、沉浸式聲音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超高亮度,達到普通影院的3 到7 倍。
數年前觀看4K、3D、120 幀版本的《比利· 林恩的中場戰事》,明亮、高清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到異樣和不真實。那時人們還不確定,這種技術能否成為未來。隨著《雙子殺手》《奪冠》《阿凡達2》等高幀率電影的上映,觀眾逐漸適應并得到享受。毫無疑問,新技術終將被接納,并代表著未來。
有觀眾用“平地拔3D”“仿佛演員就在你眼前”來形容看CINITY 的感受。《流浪地球2》的影迷在中影黨史館影院的1 號廳里,享受了雙機120 幀帶來的極致體驗,太空電梯的上萬個切面和聯合政府的屏幕UI 變得無比清晰,它讓電影團隊的心血得到充分展示。人們享受了高規格的電影,也就對更多影廳提出了要求。
Q&A:
您第一次看高幀率影片時,也會有普通觀眾的驚奇和不適應感嗎?
傅若清:你那個感覺,與當時電影從膠片向數字轉化的時候是一樣的。我們2002 年看第一批數字電影的時候,覺得像看一個大電視。其實審美在不斷的變化,李安說得很好,就是要打破和改變傳統美學觀念。比如看雨中的黑天,是有亮度的黑,而不應是膠片電影里的一片漆黑。隨著技術的提升,影像會越來越貼近生活本身。
隨著認識變化,觀眾對特效廳的需求在增加,促使影院升級換代,但升級又需要成本,該如何面對這一矛盾?
傅若清:現在一套CINITY 的價格,已經降價到三年前的一半了,終端消費決定了產業發展方向,市場有需求,就會有更多人投資在這一領域。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國內的CINITY 影廳有123 個,覆蓋60 個城市,計劃今年安裝量達到兩三百套。已經有經理表示,CINITY 廳的上座率更高,未來希望有更多的影廳更換好設備,讓觀眾看電影的極致享受變成常態,并且是在家看流媒體感受不到的視聽感受,從而促使觀眾更愿意走進電影院。
今年還有哪些正在拍攝或將要上映的電影,將以高規格來制作和呈現?
傅若清:《志愿軍:雄兵出擊》是以4K、48 幀拍攝的,籌備中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一點就到家 2》也會按照 CINITY技術標準進行拍攝制作。在影片放映端,CINITY 的 AMR120 幀技術,可以將影片制作為CINITY 4K 120 幀格式用于播放。目前每個重點檔期都會有1 到2 部AMR4K、120 幀的影片推出。
數年前行業內對高規格電影尚存疑慮,以今天的眼光看,它會是行業的未來嗎?
傅若清:在這點上,我跟李安有一致的看法,稱其為高格式電影,實際因為其他是低格式電影。觀眾之前看的電影是低幀率、低規格的,而我們現在提供的其實只是標準規格,因為好的才是標準。
監制:葛海晨 / 攝影:王海森 / 策劃 & 統籌:陳柳凝 / 采訪 & 撰文:陳晶 / 造型:Fred 蘇 / 妝發:竇凱 / 造型協助:nana / 制片: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