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越來越高的夢想
父母都是專業排球運動員,李玲從小是在競技體育運動的熏陶中成長的。“我家旁邊就是學校,有田徑場。我小時候太瘦了,周一到周五媽媽都帶著我出早操。”自小她沒睡過懶覺,清晨六點起床開始訓練:跑步、跳高、單雙杠、跨欄、跳遠、籃球、排球、兵乓球……“什么都練過,小小的人兒一手老繭哈哈。”
跳高是李玲剛開始接觸就覺得很有趣的運動項目,但她開始沒想過要走這條路。“其實我曾經更喜歡跳舞,奈何越長越高,不太適合繼續練舞了。”因為個子躥得太快,又是個頂好的體育苗子,12 歲的時候母親帶著她去北京體育大學。
“她覺得我在體育上該定向了,就帶我去拓展一下眼界,看看更喜歡和更適合練什么。”李玲在訓練場看著看著,對跳高的興趣更濃了,這才決定專業練習跳高。“練了一陣之后,看到有師哥師姐轉到撐竿跳,我又有些眼饞,被那個方向吸引了,就下決心確定了方向。”
李玲
心理線
上手后李玲展現出了優秀的天賦,成績不俗。撐竿跳是個危險的項目,如果沒有精準落在海綿包上,就會從三四米的高度直接拍到地上,她的師妹就因此骨折過。“時間長了心里會有恐懼,會想它怎么這么難呢?”
李玲沒有逃過這種低迷期,“尤其是有了成績需要沖向更高峰的時候會深刻感覺到瓶頸。有時在騰空而起之后,我的大腦是一片空白的,覺得自己不會跳了。”一段時間她訓練完回到宿舍,一進門就開始大哭,把情緒盡情地宣泄出來。“隊友會安慰我,教練也耐心幫我找問題,媽媽會發‘雞湯’鼓勵我,她是個‘煲雞湯達人’,這些安慰很重要。”
李玲
傷痛后解除焦慮
除了心理上的困擾,隨之而來的還有不斷的傷病問題。“我主要的傷病是勞損,一年365 天,我沒有幾天是不需要做康復的。”她始終坦然接受和承擔這些傷痛,“傷病很考驗人的耐心,得沉住氣。比如我的腰肌勞損嚴重,那么上肢力量、腿部力量還可以繼續訓練,絕對不能干等著。”
不斷和傷痛博弈的過程中,李玲逐漸突破自我。“以前教練告訴我該用什么位置發力、怎樣發力,我領悟得并沒有那么透徹,反而是在受傷之后,我感受得更清晰了,做得更進步了,有一種突然開竅了的感覺。”
“很多人覺得年齡是運動員的一道坎,但我不這么認為。”面對年紀增長、運動生涯未來要如何發展的選擇,李玲并不焦慮,“就像十幾歲的女孩是美的,那六十歲的女性就不美了嗎?每個階段的美和成就是不同的。”
撐竿跳運動員在十幾歲時恢復能力好、傷病少,但技術動作和控制能力還不夠成熟,大賽經驗也比較欠缺,“把每個年齡段要面對的問題解決好是最重要的,任何年齡階段都是黃金時期。重要的是得分清楚自己在各個階段的優劣勢,然后抓牢優勢、彌補劣勢。”
李玲
運動使人樂觀
李玲一直認為“運動能讓人變得樂觀”。在日復一日的訓練和打磨中,人的心性愈發堅韌,“遇到難題學會不退縮,思考如何解決。訓練的過程會讓人明白當下的狀況不會因為我的沮喪而有任何改變,我該做的是積極面對、想辦法解決,有個樂觀的心態,事情會逐漸朝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李玲依然在撐竿跳領域不斷刷新自己的成績,“杭州亞運會和巴黎奧運會是我很重要的目標,奪得獎牌所帶來的快樂當然是無可比擬的,獎牌會帶來莫大的信心和肯定,這不需要掩飾,為了獎牌努力的所有訓練過程也非常值得。”
李玲
Q&A:
您覺得撐竿跳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李玲:它會讓你面臨很多挑戰,讓你從生理和心理上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哪怕我現在已經練了20 多年,但仍然不斷地對這項運動有新的發現。比如我最近的感受就是對核心力量的掌控更自如了,可以特別清晰地感受到身體的哪一塊肌肉在發力。又比如,我不像從前那么著急了,知道很多當下在做的事情沒有辦法即刻見效……這些都是在練習撐竿跳的過程中,它帶給我的思考。
李玲
請分享幾個運動帶給您快樂的時刻吧!
李玲:就我的感受來說,運動帶來的延遲快樂,要比即時快樂更讓人開心,幸福感更強。就像我用了五年時間去備戰東京奧運會,還有用一年的時間備戰杭州亞運會,只為了做一件事情、打一場比賽,如果成功了會覺得非常值得、非常開心,如果沒做好,會覺得很失落,但失落之后有一種再燃燒斗志、去挑戰自己甚至是涅槃重生的感覺,這樣的快樂是最神奇的。
乒乓球運動員馬龍說過,有時候在賽場上緊張了,就會說出聲鼓勵自己:“要有耐心”“沒事兒,領先倆呢”……對于您來說,在比賽前或者賽場上,有什么平復情緒、鼓勵自己的小招數嗎?
李玲:撐竿跳是尤其考驗心理素質的運動,因為我們等待的時間非常漫長,要一個高度一個高度地跳,運動員不能著急,還要合理分配自己的體力。以前我曾經試過在這種等待里去翻翻雜志,但這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于精神的高度集中,甚至可能會拖低成功率。所以后來我上場之前一般都會躺著,念叨,其實就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通常會重復念我的技術要點,比如前面要放松,后三步要加速,不要翻肘……我還會用毛巾之類把自己蓋起來,或者在等待試跳的過程中戴上耳塞和眼罩,讓自己和外界隔離開。
李玲
運動有時會讓人受傷,有時讓人體驗失敗的沮喪……但即便如此,您為什么還是熱愛運動,熱愛競技體育?
李玲:因為從中感受到它的樂趣了。每次挑戰成功之后會更有自信,不斷探索自己是個很有趣的事情。其實在競技體育中,體驗挫折感的時刻要遠遠多于體驗成就感的時刻,但成就感一旦獲得,就會把所有的挫折感全部覆蓋掉。就像平時讓你去吃糖,也就是一般甜,但先吃了苦的東西再吃糖,就會覺得格外甜。
如果把撐竿跳比作一個人,您想對它說些什么話呢?
李玲:撐竿跳真的特別神奇,變化特別多,助跑速度的快與慢,竿子的大與小,所帶來的感覺都不同。我一直在不斷地去琢磨為什么這個動作是這樣做的?怎樣讓核心更穩、更容易發力……我想對撐竿跳說的是,我在努力向你靠近,依然在慢慢地了解你、理解你。
策劃:本刊編輯部 / 統籌 & 執行:何籌、李禹寧、張鳴 / 攝影:時紹原 / 制片:徐茜、楊心如、劉愷 / 妝發:阿虎 / 時裝造型:李禹寧 / 采訪 & 文:狄娜 / 編輯助理:楊凌宇、SU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