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在曠野中自在穿行
小滿剛過,張亮在家附近的小河邊玩路亞,城市里的空氣已經變得黏稠起來,但河邊水汽充盈,與城市刻意保持了一點“時差”,每次站在有樹蔭庇護、流水潺潺的地方,張亮感覺自己周身像被灌注了禪意。當天他痛快地“甩了幾竿”后,連中了幾條鱸魚。“我跟你講,不是每次都有收獲”。沉浸路亞運動后,張亮對經常出現的落空現象已經習以為常,他向我介紹了一組專有名詞,“打龜”和“空軍”,兩者意思相近,指代的都是釣魚人沒有釣到目標魚空手而歸。“龜”是“歸”的諧音,形象地表示釣不到魚只能回家。“空軍”則是更直白的說法,意味著此次釣魚之旅毫無收獲。
這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站在張亮的視角卻不是有和無這么簡單。有時候他會站在剛剛沒過腳踝的溪流里,順著流淌的水花想象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一路逆流而上。他享受?水帶來的自由樂趣。面前的流水落在石縫中,輕盈拐個彎又繼續朝前傾瀉而去;風把周圍的樹葉吹出了整齊劃一的聲響,鳥鳴又是不固定的,來去自如的。置身在緩慢流動、萬物生發的場景里,張亮覺得自己擁有了眼下很舒服的狀態。這是釣魚之外的歡喜了。
張亮
“其實至于能不能釣到(魚),我覺得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享受其中的一個過程。”路亞運動比較挑環境,每次出門前,張亮會盡可能選一離城市有一定距離的場地, 有溪流的地方,大多數是森林深處或是山谷之間,張亮就把徒步安排在這里。“我覺得路亞是一項非常棒的綜合類的運動,其實它有溯溪,然后還有徒步,當然釣魚也是一個主體,我相信這些都是很多男人很難拒絕的幾個重點要素。”
有時候張亮需要徒步四五公里才能到路亞點,在途中,他通常會沿路觀察周遭的植物與生態,時間久了,他甚至可以根據溪邊菖蒲的長勢判斷水流走向,這些自然觀察對張亮來說,也是路亞運動的一部分。
張亮
“它可以讓我重新去認知自己,可能身邊除了溪流的嘩嘩聲或者是鳥叫聲,或者是樹葉的摩擦聲,其實就沒有任何的現代化的因素去干擾我,我自己會容易進入到一個比較放松的狀態,所以也是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
每隔一段時間張亮都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日常 VlOG,觀眾透過張亮的生活切片,看到了他與戶外自然的聯結。對于踐行長期主義的張亮來說,喜歡是一件隨機生成的事情,不用刻意去尋找。“身邊的朋友或者是你看一部電影,或者是聽首歌、看一張照片,或者看一段簡短的視頻,可能就會引起你的注意,也許你就很想要去嘗試一下。”
張亮
模特與演員,互為星河
5月,張亮參與的自然探索真人秀《萌探奇遇記》播出。張亮在節目里化身為“百寶亮”,是《有機真經》的四大法寶之一,負責護航西游萌探團。節目中,張亮被稱為“帶娃天花板”,展現出了出色的育兒智慧。“我會把我自己的身份降得比(小朋友)再低一點兒,我希望她主動帶動我去適應這個環境,這樣的話我覺得小朋友會有存在感,或者是有成就感,這是一個我用了很多次都特別管用的一個小小方法”。
與模特、演員身份不同的是,回到“奶爸”行列中的張亮,會下意識地在孩子面前弱化成年人的身份,比起命令與管教,他更希望用自然而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要去禁錮小朋友的行動或者思想,第一要素就是想盡辦法要跟孩子做朋友。只要是在可控安全范圍之內,你就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大自然。”
張亮
這份松弛有序的心態,同樣也被張亮帶到了職業生涯中。今年2月,張亮參加的《演員請就位第三季》播出后,他在節目中的表現備受關注。張亮回憶起錄制節目的經歷,他抱著學習的態度參與這檔節目,在錄制現場,即使不是他的表演,他也會主動坐在導演身后,去觀察其他演員是怎樣理解這場戲,詮釋好角色的。有時候,張亮覺得自己像是熒幕背后的人,盡管舞臺與鏡頭對他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存在,但他也會適時地把自己放置在閃光燈的背面,以旁觀者的視角去探索與感知,等到習得一些經驗后,他再回到舞臺去。“其實我覺得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吸取。”
從公眾熟識的模特到演員,張亮完成了從T臺到熒幕的跨界蛻變,他放下模特標簽,以空杯心態潛入表演世界。“我覺得從模特到演員,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你要習慣否定別人的肯定。”模特與演員這兩份職業,都需要將自己曝光在大眾視野中,前者是表達審美,用肢體語言詮釋服裝的靈魂,在定格的鏡頭里構建視覺敘事;后者是傳遞情感,以角色為載體剖開人性褶皺,在流動的劇情中引發共鳴。“表演是與時俱進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看到這段表演的觀眾有代入感,我覺得這個是特別重要的,我們是要演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我們就要去想活生生的人是什么樣,是要有缺點的。”
成為演員后,張亮學會褪去外在的標簽,把自己溶解在萬千角色里。在看電影時,張亮習慣讓自己跟隨角色的情緒往下走,他會在心里默念喜歡的角色的臺詞,在跟隨的過程中他發現有些時候他和角色的情緒是不一樣的,這種些微的變化會成為張亮琢磨演員心境的隱秘通道,“我可能會反復回去看,我就要琢磨他為什么要這么演,為什么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張亮
這些看似零散的積累,幫助張亮理解角色、潛入角色。
張亮也會記得,在飾演反派角色時,內心也有過掙扎。“你會極力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就不是那塊料,要不算了”。在詮釋反派角色時,需要把自己原本的部分撕碎,重新去塑造一個完整的角色出來。細微到需要隨時控制自己的微動作和表情,需要主動拋棄掉熟悉的講話方式和肢體語言。“剛開始會覺得特別的別扭,因為它跟你自己的本能跟你的細胞全部都是逆反的,它是一個叛逆的細胞注入到了我的身體,自己渾身不自在,我覺得太不舒服了,講話也不舒服,然后坐著也不舒服,站著也不舒服。”張亮用了一連串的不舒服來向我描述表演初期時的不適應,但拍戲也有“身體覺醒”的那一刻,忽然有一天,張亮發現自己在話劇巡演中,感覺不到自己在“演”了,那種狀態不是刻意的表達,而是流通在他身體里的感應。張亮覺得這事“成了”。
“演員這份職業讓我學會了如何去重塑。重塑不是個口號,是你真的要把自己撕碎,把自己的尊嚴踩到地上碾壓,然后你慢慢地發芽,自然而然地去流露出來。”
現在的張亮,在模特、演員身份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探路者,他不要把兩種身份相互遮蔽,而是互為星河。
張亮
Q&A
最近一次大笑是什么時候?
張亮:我每天都很開心,我真的是一個心很大的人,基本上我很多朋友可能出現一些思想或者心理狀態的時候,都是我給他們罵醒的。
如果只能帶三樣東西去無人島,你會選擇哪三樣呢?
張亮:一把刀,防風雨的帳篷,一本書。
張亮
你最近網購最滿意的一件物品是什么呢?
張亮:應該是一臺老爺車,我甚至沒有去過現場,然后就看了一下照片細節視頻就發過來了,收到之后比預想當中的還好,我很多朋友說我運氣很好。
形容一下你的廚藝
張亮:樣樣精通,我這么評價我自己已經很含蓄了,一般我朋友來我們家,我都說你點菜。
張亮
你現在的手機相冊里一般最多的照片的類型是什么?
張亮:應該是我們家狗子還有車的一些細節。
編輯=劉海倫、服裝造型=徐嘉璟、攝影=余秉強、妝發=Roy、撰文=曹璐、服裝助理=靜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