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恩泰、Ella、楊淞元 | 人生加減法

喻恩泰

《人生加減法》溝通課導師

喻恩泰、Ella、楊淞元 | 人生加減法

喻恩泰

你說“在這個冰冷的世界里,獲得很多溫暖”是你的寫作主題,你的生活主題是什么?

喻恩泰:生活和寫作應該其實是一回事兒吧。我從戲劇學院出身學習戲劇,到后來接觸到電影還有電視。我經常會問我自己,那到底戲劇、電影還有電視它們最根本的東西是什么?隨著年齡增長,我意識到文學性是它最根本的東西。這個世界不管多么殘酷,它最后給你的能量終究是溫暖的。

現在慢慢地在電視上、綜藝上可能會再次看到你的身影,之前那幾年,淡出公眾視線,你會做些什么?

喻恩泰:我從小一直在問自己:你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個節目主持人嗎?我主持過節目。我有三年在演話劇,那我是個舞臺劇演員嗎?或者是在說,你拍電影和電視,你是個影視演員嗎?我后來慢慢意識到了人不管在做什么,他有一個身份是擺脫不了的,就是旅行者,或者是在路上的人吧。

所以你前幾年一直在路上嗎?

喻恩泰:前些年,別人經常聯系不上我,或者是我電話沒有開。當然,你是在某種意義上給別人一種隱士的感覺,但我從來沒有覺得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真正地隱去。古代關于隱士的概念我還蠻感動的,叫“大隱隱于市”。歸根結底你都是個流浪的人,更何況房產也是有期限的,壽命也是有期限的。

從“隱士”你悟出了什么?

喻恩泰:一切光芒萬丈都是小道,真正了不起的是沒有光的。我就覺得這就是過去這兩年給我的一點小小的提示,隱士并不是消失不見,真正的隱士就是活在你面前,他也是大隱隱于市,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喻恩泰、Ella、楊淞元 | 人生加減法

喻恩泰

為什么你會選擇《人生加減法》這樣一檔節目?

喻恩泰:算是他們選擇了我吧。它是一個緣分,我們正好在古滇、滇池,這地方太漂亮了,在這個環境、氛圍當中,你就被感染了。正好又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我一直在春天的時候就有點遺憾,因為春天對于很多地方來說都是最美好的,但它扎堆兒來,只有那三五天,你去哪兒吧,你自己定。

和這個團隊合作愉快嗎?

喻恩泰:《人生加減法》的團隊實際上是第一次合作,我覺得有默契,就去試一試。這堆年輕人在一起想要改變生活,我覺得倒是挺有意思。

那你這次是擔任什么導師呢?

喻恩泰:第一堂課讓我來跟學員們講如何與人相處,我馬上就坦然地告訴他們,我其實沒有自信告訴別人“怎么和別人相處”,因為要和別人相處,就要做成事情,但我總會失敗,那這么一來,我只能講我失敗的例子,講我覺得無奈的時刻,這也是一樣的。所以我這次來絕對不會是導師,我也是一個學員,我是他們一個普通的朋友,找一個滇池的春天,我們碰巧在這兒有機會見面。

人生對你來說,“加”和“減”分別是什么?

喻恩泰:這個題目就有點大,你剛剛形容的詞是人生的“加”和“減“,那我們也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來形容這個詞,人生的縮小和放大。其實有時候我們拿時間做朋友,待得久了,你會慢慢地意識到,當年不知道為什么做一件事情,可是時間過去了,你自己慢慢能找到各種詞匯去形容當時的那種心情,它是需要被時間凝視,你才能有機會找到幾十年前的一個很小的動因,時間可長可短,你做出的選擇也可少可多。但多年以后會有一個契機,或者是某一次你安靜的時候你會意識到,我找到當年的線索,我為什么是這么做的,你會意識到小時候某個童年的一個方面,改變了你未來的樣子和你的行為模式。所以現在我們去了解加和減有點早,我相信這個線索,多年之后出現在我的面前。

那“線索”會提供給你什么?

喻恩泰:就是多年之后,經過了這么長的時間,我們依然能看到自己靈魂的模樣,也就是自己個人的線索,我們就知道當年為什么自己是怎么做的,這個是需要時間來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