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百年企業幾乎遍地的日本,TORAYA虎屋的500多年歷史也仍然是驚人的數字。
這家在京都的點心鋪子打從室町時代做出第一個和菓子開始,就始終用打造一件藝術品的心思雕琢打磨,以至于成為天皇欽點的專用贈禮,啊,當然,也不會忘記自己好好享用。
二戰后的日本飛速發展,創造了一個經濟神話。
到了20世紀80年代,頹廢與嬉皮占主流,三宅一生,川久保玲,高田賢三等在巴黎掀起日本設計新浪潮,但人們對日本仍不了解,更不要說日式糕點。
1980年,在“通過和菓子來介紹日本”的決心下,虎屋于巴黎開設分店。在精品店鋪林立的Saint-Florentin大街一角,掛上了虎屋商號布簾。
1984年,研發了為當地特制的“羊羹de巴里”,有黑加侖,咖啡,薄荷等六種口味。(這款販售到2004年休止。前后20年,不知道是不是巴黎人民吃夠了……)
1997年,分店改裝,外墻換為大面積石砌,入口與櫥窗則設計成對稱的弓形玻璃結構。
直至今年,是虎屋巴黎分店的第35周年。
它被再次重新設計,以更具現代氣息的外貌呈現。
設計工作由巴黎知名建筑設計事務所——DGT的建筑家田根剛擔當。
餐桌材質采用法國橡木(裝紅酒那個桶),顏色參照和菓子的主要原料——小豆色;桌面則用亮面樹脂材質模擬和菓子的另一個代表物——寒天。定名為YOKAN TABLE。一張桌子提出了和菓子的兩大原料。
還有一個是和三盆糖。
那么關于寒天,除了低卡路里是減重圣物外,還有它萃取自紅藻,而紅藻是地球最原始的植物。
和三盆糖是日本古法砂糖,現在的德島及香川仍以傳統方式制作。
以上,姑且叫他們和菓子三兄弟~
店鋪內裝將法國的素材與日式的空間感結合,以象牙色的漆喰(灰泥灰泥就是灰泥)和淺色木紋為基調。家具中不會有尖銳棱角,均以圓潤方式處理,以表示......日法人民友好相處的愿望吧!
除了在店內陳設上花了心思,最重要的和菓子自然更是花盡心思。
無限定不日本,這里當然有。
兩盒九宮格分別是巧克力羊羹和抹茶羊羹,用了法式軟糖的做法在表面粘裹一層細砂糖,巧克力口味有加朗姆酒,抹茶…就還是抹茶。
右邊是除了當店限定,又再細分了春夏限定的小豆杏子焼菓子,到秋冬則是小豆栗子抹茶焼菓子。
(除了限定也還有一些常規品在貨架上)
那么坐下就隨意點兩個中看不中用的來吃吃~
比方這個“玻璃里面還有球”
配上茶,也是個在他鄉吃著他鄉菓子的美妙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