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里的深邃讓人一眼能看出這是一個溫文儒雅的人,見到HDA漢都燈光設計合伙人/設計總監胡燕凱,第一印象:專業、嚴謹。隨著采訪的不斷深入,發現胡燕凱老師也同時有著非常可愛親切的一面。談及光影設計,胡燕凱老師眼中一直閃耀著星光,讓人感覺到他對光環境設計的熱愛是深入骨髓的,這種近乎偏執的專注,讓人更深切的感受到這位光環境設計大咖背后的魅力。
胡燕凱
照明設計師HDA漢都燈光設計合伙人/設計總監
廣州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學士
從事室內設計及照明設計十六年。目前專注于研究商業、酒店、辦公、藝術文化類項目的光環境設計。
“當你走進一個空間,你沒有東張西望,也沒有驚喜或者失望的表情,只是安靜地坐下,舒適而穩定。我希望為你創造這樣的空間,而你將成為我設計的一部分。”
01
探尋光影之美,達成內在的平衡
Balance
一個好的光環境設計師,能把合適的光,放在合適的地方。
▎深圳龍華書城
胡燕凱認為,光影的多與少,都有各自的趣味所在,但真正決定設計師高度的,是燈光本身,是他是否充分了解其特性、客戶需求和項目特點,如何在每個項目中充分發揮光的特性,充分體現出它最大的價值,即便是一樣的條件,但在合適的人手里,它就是鬼斧神工的舞臺藝術。
鹽野米松在《留住手藝》一書中說:“因為它們是經過’手工’一下下地做出來的,所以它們自身都是有體溫的,這體溫讓使用它的人感覺到溫暖。”不僅局限于手工藝品,留有視覺印記的光影設計也是如此,胡燕凱就喜歡仔細琢磨光影本質的意義,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多角度探索光影之美,這也是對設計的極致追求。例如一直以來他都認為燈光在設計中非常重要,早年專注室內設計期間,所做的大多數是餐飲、娛樂類項目,對燈光的要求都極高,光環境設計除了需要其保障功能性,還需要營造氛圍,代入情緒和場景,當時他和田歡(HDA漢都燈光設計創始人)便是通過項目合作走到一起的。
▎鄭州新時代廣場示范區
后來他決定深耕照明設計領域,其中一個現實原因是當時大多數餐飲、娛樂類的項目業務極不穩定,作為設計師也要不斷開拓市場,很難專心做好設計。另一個原因是隨著他對燈光設計的理解不斷加深,他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之當時他也被合伙人田歡的設計理念深深打動了。
2012年加入HDA漢都設計之后,他不斷挑戰光影和材質的極限,創造出兼具壯觀視覺和巧妙機關的光環境設計,實現了許許多多"不可能";并且胡燕凱注重用戶的設計體驗,利用多專業知識的融合兼具敏銳的品質鑒賞力, 專注于表現光線神奇而多變的特性;游走于商業和藝術領域,在商業綜合體、藝術裝置和大型公建項目中都展示了他旺盛而杰出的創作力。
▎重慶東原一奧天地
在他看來,大部分設計塑造形體,是能觸摸到的、實實在在的東西,而燈光設計不單獨出現, 伴隨設計的筆法將設計功能性、藝術性的方面凸顯出來,二者一起平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除了了解光影的特性,藝術修養也是項目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品質。藝術修養其實就是對美的鑒賞力和創造力,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能稱為燈光藝術家,而有的人被笑稱為“打燈匠”。
02
光線無形,卻塑造著城市
Life
“光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舒適而穩定的光,人是可以走進去的。”
▎深圳西嶺天橋
走進空間沒有東張西望,也沒有悲喜的表情,胡燕凱希望創造這樣的空間,這也是他設計理念的一部分。在商業空間中,燈光不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空間設計的靈魂元素。好的照明能夠創造特有的環境氛圍、渲染空間層次等等。 他就在照明設計上有著非同一般的能力——將照明變為藝術的能力。 談到光環境設計,胡燕凱隨性而堅定,他說:“做設計的過程中要化簡為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把握好每一個細節和先決條件。而在最終的結果當中需要化繁為簡,用最簡約的理念呈現出最好的設計。 但是在“繁”與“簡”的把控上要掌握好度,不要把城市做成千城一面,也不要過分的低調,要讓城市有自己的形象和色彩,只有具備辨識度的照明設計,才是合格的作品。
▎深圳機場南片區
如深圳機場南片區項目,它屬于車輛進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一個節點區域。本著“個性化、人性化、藝術化”的設計理念和四大自然法則,胡燕凱及團隊成員將LED燈光景觀作品的設計主題提煉為“美+情+新”的設計風格,創作出唯美的藝術效果和人性化的功能性。 空中俯瞰,整個主建筑群造型既酷似飛機,又仿若一只展翅的金色鳳凰,從七彩田間涅槃而出,在夜色的襯托中,猶如仙光云影般超凡脫俗。流線型的主體在夜晚由LED景觀投光燈投射出完美柔和的金色,威嚴又不失華美。簡潔的方式,簡約的色彩,卻得到了不簡單的結果。
▎深圳機場南片區
“關于城市的照明,我們要做什么?我們一直堅持一個理念,就是所有照明設計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都是為了關注人們的生活。” 在對話中,胡燕凱談到,繁華都市的生活重壓與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逐漸喚起人們骨子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拋開冗雜與紛擾,設計師更希望可以找在作品中尋找到那份寧靜與自由。 于是,他在深圳西麗生態公園項目進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嘗試,就是打亮人們腳下的光。如在適合漫步的林間道、游覽水域、建筑階梯等,增添“良性照明”——多用功能光,柔和照亮市民腳下的路,階梯上、樹影邊、座椅之下,用琥珀色的點點燈光,營造有安全感的溫暖意境,讓市民腳踏柔光看星空。
▎深圳西麗生態公園
胡燕凱表示:“在充斥物質與快節奏的環境中, 公共空間的光環境設計上更多追求的是放松的感覺,在對布局上的考量將更加嚴密。例如室內墻上,選擇使用帶有自然元素和溫潤感的光線,營造平靜與舒適的氛圍,在室內找到如同戶外一般自由自在的放松感覺。同時以不規則的排列賦予創意與個性,但又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圍之內,表達一種優雅的含蓄之美,以及對細節的精心琢磨、對自然的親近之情。
03
光環境設計師永遠是最佳配角
Designer
“照明設計確實是配角,但當你足夠專業的時候室內外設計師就聽你的。你是為了他的建筑、空間做設想,所以主角是他。你是協助他把他想要的理想完成。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不是跟他打擂臺。” 中國內地對于光環境設計的巨大需求,讓HDA設計在短短近十年間,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技術,不僅征服了眾多的業主,也促使設計師不斷反思傳統光環境設計的定義,漸漸改變了光環境設計的生態。
▎沈陽長白萬象匯室內(?伍茲貝格?StudioSZ)
胡燕凱談及目前國內外光環境設計之間的差異,認為在很多方面都有所體現,例如從從業設計師的受教育背景到方案的設計理念,甚至在設計收費標準上都還有明顯差距,比較大的一點還有對實施項目細節的把控能力或者把控度;國內設計在很多時候實施出來的成果大多能達到“遠觀”的水平,“近觀”和“細品”這方面和一些國外發達國家落成項目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從光影技術與藝術融合度較好的角度來說,很多國外光環境設計師在細節方面的考量對廣大國內設計師在創作中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光環境設計包含了天然光和人工光的設計,現在大家可能更多關注到的是戶外人工光設計也就是夜景照明這部分,要說這部分的趨勢可能是本身越來越受關注,也越來越被重視,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細分出來的領域,愿意從事相關工作,一個事物多被關注總是好的,也督促、有助于專業的發展和從業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光環境設計不是一個做個秀的行業,我們的所有設計概念都來自于團隊的溝通,服務于整個設計主體”,因此,他認為光環境設計師在配合服務的過程中更應該有高水準的專業意識,注重考慮人本主義設計,注重設計人真正所需的光環境,注重所營造光環境的舒適度,注重設計的可持續性。 胡燕凱把近幾年的良好發展歸功于HDA團隊的凝聚力上,他說:“HDA設計發展至今,沒有設想過得到多少的美譽,只是扎實的做好每一個項目,我們團隊一直在努力。”光環境設計本身作為視覺傳達的藝術品是無界的,它沒有一個具體的明文規定,更多的是甲方和設計團隊間的信任。無論是光影本身,或者是視覺效果,能被時間沉淀,被人想起,這就叫留得住。在談到藝術與光影設計的關系時,胡燕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