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17 歲生日會時說長大了要唱搖滾了,唱了《一塊紅布》,之后還有哪些想嘗試的?
王源:搖滾樂我覺得挺燃挺炸的,特別能宣泄情緒,是一種特別好的情緒發泄的方法。因為搖滾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就是抒發自己心底最真實的情緒,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喊出來唱出來,我覺得很棒,非常奇妙。就是宣泄情緒,抒發自己。
你現在自己寫歌多嗎?
王源:我現在一直在寫,我每次寫歌都會有很多靈感,但我是一個特別完美主義的人,現在如果我不追求質量的話可以出很多歌兒,一直沒出的原因就是我不愿意出不太好的,這么一直存著一直存著。
歌詞一般都是你自己寫的?
王源:有時候是我自己寫的,自己寫的會比較有共鳴。我寫歌詞很拖,會需要很久的時間,一直在反復斟酌每個詞。
你夢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歌手?
王源:優秀的能讓大家記住的歌手。
王源
會往創作型發展嗎?
王源:會。創作時覺得會有很多東西別人寫,但是真正有共鳴的東西是自己寫出來的。
如果未來開演唱會,開場曲想唱什么?
王源:唱自己的歌吧。
如果和林俊杰一起合唱呢?
王源:那就有好多歌了,也可以唱他的歌。他的好多歌我都會唱,隨便選一首我都會唱,都可以。跟他唱就好,沒有要求,主要是他就行了。
王源
你手機里最近在循環什么歌?
王源:循環英文歌,我自己錄的Demo。我一直在找問題,然后提修改意見。
發新歌后什么反饋會讓你覺得特受鼓勵?
王源:就是說王源是會唱歌的,寫得很好,然后真的不錯什么的。
《十七》里寫:“旅途匆忙,人生漫長,尋找不存在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哪里?
王源: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地方。只是定一個這樣的目標,在累的時候可以逃脫一下。不存在的,就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并沒有說固定什么,就是你得往前追尋。
最希望擁有哪一種才華?
王源:寫歌,寫一首紅一首、中一首。希望能寫出那種耳熟能詳的高級曲子。
王源
你覺得綜藝感是什么?
王源:綜藝感,這很難界定。我覺得上綜藝首先你要放得開吧,要玩得起,不要小家子氣,上綜藝大家想看到的是真實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了。如果你天生具有幽默氣質,那散發出來當然更好,就這樣,很簡單。我上綜藝就是因為,每期都會有不同的嘉賓,還有其他節目,就會收獲一些友誼,收獲一些朋友。
最近拍《大主宰》 ,如何貼近“第一鐵漢”?
王源:因為他有成長過程,從最弱的變最厲害的。其實在拍戲前期和后期差別很大,有時同一天可能會拍前期和后期,但到后期就是非常需要一個主宰、領袖的感覺,前期就是沒心沒肺的,就是一男生。
你覺得自己鐵漢嗎?
王源:挺鐵的。
王源
最難的是什么?
王源:因為我是發“波兒”的,我得自己想,我得想象有個“波兒”位,自己去構建有一個“波兒”那個想象,這一點挺難的。
還拍感情戲?
王源:感情戲有。最開始完全拍不了感情戲,一拍就笑場,一拍就笑場。但是現在我跟娜娜熟了嘛,我們現在是兄弟,拍到后來就會感覺好一點。但現在我最大的問題還是感情戲,就是導演說我沒有真正喜歡過洛璃。他說:你要自己體會這個感情,那種戀愛的感覺,找不到,所以只能是兄弟情。戲中牧塵只喜歡洛璃,一切為她好,洛璃也是只喜歡牧塵,這兩個就是很堅貞的愛情,但我們現在演的就是水泊梁山兄弟情。
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也有參演,你看過比較喜歡的文藝片是?
王源:我看過《活著》。我覺得文藝片特別能夠直擊人心,能夠記錄一些最真實的東西。
王源
你覺得“剛”是什么?
王源:就是Man,很直,很耿直,就是不會扭扭捏捏的這樣。
你最喜歡自己的一點是?
王源:樂觀。
你更喜歡放暑假還是上學?
王源:現在嗎,上學吧。因為上學有同學可以一起玩,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記憶中暑假里發生的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王源:啊,暑假印象深刻的事情,跟朋友去菜地里摘菜、掰玉米,去燒烤,燒烤發現烤不熟。很小的時候,大概四五年級。
滿18 歲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王源:考駕照啊什么的。要野。
你覺得除了學習好還有什么能力特別重要?
王源:品行好,人品沒有問題。
你覺得自己比同齡人更成熟嗎?
王源:應該會,肯定會吧。想得更清楚一點,會更縝密地思考,不會沖動。
哪個瞬間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
王源:做決定。
如果可以控制時間最想去到什么時候?
王源:去到未來。
用一句話或幾個詞總結自己的這五年。
王源:幸運、努力。
王源
愿天真為你永遠停泊
這注定會是個難忘的夏天了,這是他 18 歲前最后一個夏天。倒計時總讓一切事件變得更有儀式感,最近常聽她們念叨的那句話是:“王源可不可以不要長大。”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不可以。
只是晦澀的心事里總有按捺不住的時候,漫長的黑夜也藏不住想發光的星星。期盼也好,不舍也罷。總有一天,當他拿到心心念念的駕照,擁有專屬的座駕,曾經送他搭乘每一趟班車的人們,都會在原地駐足,目送他將去往的方向,連揮手都擔心是一次長情的牽絆。時間倒不會因忙碌而對任何人報以偏愛的停頓,距離他的18 歲越來越近,無數雙眼睛看著他,一如從前。他們有的觀望,有的期待,只是想猜猜這個被輿論和鏡頭追逐著長大的少年,還會創造多少不可思議的傳奇事件。
幸運如我,被他的性格打動,為他的夢想留守。必要的天真,與一直很善良;必要的早熟,與偶爾的孤獨;必要的聰明,與從來很得體;還有一點點無傷大雅的敏感和很酷很Man 的大度。是這樣的王源,讓我日復一日汲取著正面積極的能量,讓我的每一次出發都更加腳踏實地,也讓我在如履薄冰的人生中,愿意分享出一部分時光伴他成長。
和每個喜歡他的人一樣,曾經幻想著讓世界通過我的努力多認識他一隅也好,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之實踐著。
不可置否,國內應援文化初期創意匱乏,那時候表達喜愛的方式笨拙又熱血,許多人拼轉發做數據贏一次推廣,只是為了讓路人甲多看他一眼。后來他聲名鵲起,粉絲便把對他的信心化作無盡的野心,跨越大洋、覆蓋人種、不懼時差把他的名字和面孔輸向全世界的地標建筑,當時的初衷是想讓世界了解他。
指針撥到2017 年,他的事業版圖從娛樂圈拓展到公益界。他成立了個人公益項目“源基金”,完成了救治幾百位白內障老人和救助兒童神經母細胞瘤家庭等項目,還多次將個人在網絡平臺的單曲、直播中凈賺的上百萬元收益全數捐出用于今后的慈善項目。他對公益的態度誠如他自己所說是“無條件OK”的。粉絲自然不甘于原地踏步,我們跟隨他的步伐把滿腔愛意同樣傾之于公益事業。他的17 歲生日應援也因此做成了一次全面從善溫暖社會的大型公益季,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中為粉絲應援樹立了新風。
我們從王源身上獲得了直抵內心的強大療愈,驅散了冷漠的隔閡,觸摸了滾燙的心跳。當年喜歡他的初衷是那么私人而渺小,卻隨著他的一路指引,變得無私又坦蕩。
見證少年的成長總是會在往后的歲月里讓人陷入無盡的感慨,溫溫熱熱鼻頭一酸卻未曾想過抽離。當年尚未受過系統專業培訓的他,由天分埋下伏筆,在家族綜藝挑大梁主持,通過翻唱歌曲進入大眾視野,由自制短劇里靈魂角色圈粉無數。因為他的出現,那個本可能夭折的中國偶像養成計劃開始一路向陽。
我們經常打趣回顧往昔孩提歲月,對比向的畫面總是賺人熱淚。每當這時候總有捋不清的謝謝不知該從何道起。
愿天真為你永遠停泊生日會上他唱自己寫的《驕傲》給臺下的媽媽聽,動容了千千萬萬不知姓名的我們。那時候我想謝謝那個在14 歲悄悄嘗試寫歌為給粉絲送上驚喜的小源,正因為那顆幼小的初心不曾在風雨中因飄曳而停擺,才有了現在這個即使繁忙到日夜顛倒,也依舊熱愛音樂堅持創作的王源。
11月里不尋常的那個日子,他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2017 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30 位青少年之一,驚喜與驕傲之余,我清楚地知道這是他在演藝和公益兩個領域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力才能達到的國民高度。我的謝謝無從安放,只能在眼眶打轉,靜悄悄地滋養著崇拜。
上半年他在戛納紅毯上那個利落的背影恍惚間把我拉回2015 年,他前往拍攝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進組前的那次機場,那時候真的好小呀,好似不知愁滋味,卻已經一個人走過了最漆黑的路。而此時,他已經是一位新晉電影人,拍攝了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進行著好萊塢巨制《極限特工4》的前期準備工作,對未來的事業規劃也有著超出年齡的認知。彼時那雙揮著翅膀的運動鞋終于起飛了,那短短幾分鐘的紅毯穿插著五年來的點點滴滴,在我的腦內一幕幕回溯,直到光陰那頭。
身邊好友還是樂此不疲地詢問我喜歡他什么,我總不愿意下一個主觀的定論。我從未替他設下他應該是怎樣的人設方框,少了一份得失心,才能更享受他帶來的每一個驚喜。
比高考更直觀的壓迫感總是出自媒體的話筒,近來大家總愛讓他在演戲、綜藝、唱歌里選出個所以然來。被迫面臨許多過早的抉擇是這個未成年大明星早已適應的生存法則。超乎年紀的通透是他特殊的本領,我舍不得時光帶走他一丁點的孩子氣,同時又享受他在鏡頭前游刃有余的成熟業務能力。很高興的是,他正站在夢想的中心,堅定著“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也要進入這行,不愿平凡過完這一生”的信仰,主宰著自己未來的方向。并且無論歸屬于哪個路口,都完全不會令人擔心紛繁的褒獎會讓他迷失。
“我保存的最好的東西是自己。”
保護自己的棱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有人為此橫沖直撞四處樹敵,有人為此曲意逢迎逐漸磨平,小源的好性格讓他保護天性的同時多了一份善解人意的豁達。看著他長大的人都知道,他見不得冷場,總是把自己拋出去置換別人的笑容,每當這個時候他的周圍就好似冒著水靈靈的氣泡,眼前一個鮮活的少年正談笑風生。有人稱之為綜藝感,我視之為溫柔又強大的同理心。
不久前他前往洛杉磯進行《極限特工4》的準備工作,此時我們依然隔著15 個小時的時差,東西半球的天氣暫時沒有談妥的跡象,我兀自記下這筆濃重的牽掛,借以溫軟的魯莽想把心愿告訴他:愿天真為你永遠停泊,夢想眷你不必蹉跎。
唯愛王源的小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