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 在分化的時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陳亮在珠寶創業路上堅定地走了11年。Bestforu 是他經營了11年的品牌。將2020 年的關鍵詞定義為“分化”,這是被陳亮認可的。在分化的年代,為了讓自己能夠穩扎穩打地躋身于行業的上游,陳亮知道,未來的路依然不會走得輕松。但未來的艱辛絲毫不會改變他“逐夢”的熱情,陳亮用時間鑄造“亞洲一流高級珠寶品牌”的夢想始終沒有發生改變。作為品牌的創始人兼設計總監,他依靠著理想,為Bestforu 拼出了可以激勵大家的一條充滿熱情的道路。

陳亮 | 在分化的時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陳亮 

2021 年是陳亮創業的第11 年。無論是從創業者的視角,還是珠寶行業的維度,他都是幸運的。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侵襲的不僅是人類的生命安全,更是讓人們習慣的“舊模式”成為這個時代最悲壯的劫難者。余華在《活著》中說:“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具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一直以來陳亮都有自己的經營之道,更有他的堅持,作為野心勃勃的創業者,他和他的團隊抱定了十足的信心,要在獨立設計師品牌中得到行業內的肯定,“11 年前開始的創業路,今天回頭看宛如昨天。但那些已經發生了改變的過往,促成了我事業發展之路的幸運。”

每一個經歷過2020 年的人,都是這條改變路上的體驗者,不管人們以怎樣的情緒和態度面對這場改變,甚囂塵上之后,“改變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曾讓陳亮徹夜思考。好在,曾經創業路上的累積和不變的夢想,讓他為自己的品牌開創出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機會。

2020 年12 月31 日傍晚,陳亮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他寫道:“在過去的2020 年,我們在‘不確定’的晦暗中如履薄冰,而即將到來的2021 年,仍將充滿巨大的 ‘不確定’。時代的洪流中,你我只是一粒小石子。但小石子堅信,堅信埋頭耕耘無問東西,堅信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堅信一粒粒小石子必將筑成萬丈高樓!‘堅信’是萬能的藥,‘堅信’是一切的藥,‘堅信’是根本的藥。”他反復強調“堅信”,似乎在強調一種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用以對抗不確定的變化。他講述的是2020 到2021 年的展望,但是傾聽他的創業故事,回望他一路走來的山窮水復、柳暗花明,我們也很容易理清“堅信”這個詞匯于他生命中的不凡意義。

在敏銳中成長的品牌

2010 年前的陳亮,用一個歐式長句可以完整概括他的履歷:學霸男生考入廈門大學,畢業后成為電視臺知名記者、導演、制片人和主持人。年少有為,風光無限,但他似乎天生有一個不安分的靈魂,他是個想法過于豐富的人,好端端的“鐵飯碗”不要,一個聽起來像打趣一樣、只能發生在小說里的情節,被他活脫脫地上演到了生活中。那個“趣”已經不必去贅述。站在今天回望11 年前,很多事情的發生看起來、聽起來都很戲謔,但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機會,能抓住的人很多被時代所成就,比如陳亮。

2010 年,他在廈門開始了自己的珠寶創業之路。他的珠寶生意從那時剛剛起步的網絡銷售開始,從寂寂無名到微博大V,從廈門小店到如今被業界熟知的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陳亮不是珠寶鑒定科班出生,也沒有經過正式的珠寶設計教育,不具備投資經營珠寶店的殷實財力,這些聽起來是不可逾越的困境卻沒有成為陳亮的絆腳石。他一邊不斷地督促自己學習和成長,一邊主動尋找投資者。他很快找到了事業的第一筆投資,從此,廈門的黃金商業地段出現了一家名為Bestforu 的珠寶店。

不得不說,陳亮有著極敏銳的商業嗅覺。在2012 年,陳亮的網絡生意還做得如火如荼之時,他就預感到了兩件事:第一,社交網絡APP 出現了PC端向手機端轉移的趨勢,于是他提前進入微信布局,依靠原有的種子客戶,激發私域流量的社群裂變獲取新客,不斷維系客戶群的活力和穩定增長。第二,由于高級珠寶行業的特殊性,只有依靠一個具有強大購買力并且可以面對面交流的實體市場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升華。所以他動了一個心思,從廈門搬到上海,去一個全球級別的大都市、大市場。

在全國各大城市用人用工的數字統計中,真實地呈現出了一個突出的特點:極少有廈門人會到外省市就業工作。廈門的魅力在于,它可以留住那些深入感受過生活的人。陳亮用10 年時間留住了他和那座城市之間的故事,直至今天他也懷念廈門的安逸舒適和自由。但生活就像一個通關游戲,尤其在年輕的生命面前,它極容易被升級,開啟“Hard 模式”。更重要的是,那時候陳亮就意識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慕名而來”是人類的本性。“就像很多小眾電影在獲獎之前都乏人問津,一旦獲得奧斯卡、金球獎,票房就會飆升。品牌也一樣,我要讓人們為它‘慕名而來’。”

“我們決定搬到上海,那里會有更大的客戶群體,這個巨大的城市對高級珠寶有認知。我有一個夢想,我想要全世界看見有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級珠寶品牌。要讓全世界看見,先讓全中國看見;要讓全中國看見,我需要站在上海灘。”那時他創業兩年,微不足道的5 人小團隊,沒有足夠的資金,怎么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創業?我們再次看到一個企業家的勇氣和決心,他果斷地賣掉了父母給他準備的“婚房”,帶著一筆錢、一只狗、兩個箱子來到了上海。這個野心勃勃的意愿成了陳亮成長的原動力,而這一切需要依附于高度聚集的大都市和城市群。他在書中看到:“大都市的繁華商業區中最新的消費潮流,可以成為創業者開辦生意的養分;大都市有更多的博物館、藝術展覽和多不勝數的廣告牌,可以給藝術創作者帶來啟發。”他忍不住將這些文字飄紅,又加上熒光色。如此明顯的標示不斷地梳理出了他對Bestforu 的規劃——結束了在廈門的創業之路,成功轉戰上海。

2018 年12 月,Bestforu 品牌500 平方米的新店在上海知名的淮海中路商圈揭幕。同時,陳亮當選為上海市寶玉石行業協會副會長,這是上海珠寶行業對他的認可。

這是一個聽起來輕松詼諧的故事,可是這中間,陳亮經歷了怎樣的盤山路,又是怎樣蹣跚走過的,他避而不談,我們不得而知。

但他慶幸自己所處的是一個融知識、創意、服務于一體的行業。這三者集中到一起,即便數字化時代會顛覆這個世界的發展,他的品牌也會保持他最初的那個夢想。

陳亮 | 在分化的時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陳亮

追求藝術和商業的平衡

如今陳亮的Bestforu 地處繁華的淮海中路商圈,那是一座有露臺和陽光房的老洋房,115 年前被建在這里。陳亮十分健談,引經據典,語速頗快,從浪漫主義講到屈原,從《九歌》的瑰麗想象講到京劇服裝、清朝粉彩瓷器,他講述的很多內容都在不斷重復著他對珠寶事業的“底層情感”。沒錯,正因他難以割舍的這份情感,曾讓他陷入作品藝術性和商業性究竟能否并存的困惑中。“一個創業的品牌是很弱小的,常常因為預算不得不作出讓步。我在風格上可以讓步,但是在材料和工藝品質上不可以讓步。我創業初期遇到一位香港的老前輩,他跟我說,做珠寶生意很多客人會跟你幾十年的。20 年后,他們會拿出你給他們做的戒指,跟他們的兒女說:‘你們看,這是陳亮給我做的,多丑、多低檔。’但他們永遠不會把當年只愿意花一點點錢的事實說出來。所以我做珠寶的心愿是,讓20 年后的他仍然滿意。”

作為稻盛和夫的信徒,陳亮相信“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相信“心不喚物不至”的修行路徑,這份相信不斷地在腦海中描繪理想,并每一天都為之付出努力。陳亮常被人問:“經營彩色寶石和翡翠的Bestforu,設計風格是什么?”他給出的答案簡單至極:浪漫。浪漫表現為強烈的造型、多維的層次、繽紛的色彩,但這只是表象,浪漫的本質是一種抗爭,它的對立面不是丑,而是平庸。我們的生活太平庸,令人窒息的乏味,珠寶是一道光、一團火,它生來就必須對平庸說不。

為了讓自己保持浪漫、遠離平庸,更是為了藝術的統一性,陳亮在品牌經營漸入佳境的時候,在深圳投資了一家工廠。對于任何一個品牌來說,在加工環節增加巨大的成本,都得做好愿賭服輸的準備。珠寶不是新興行業,復制前人的成功路,想找到術業有專攻的合作工廠并非難事,但陳亮堅持創建自己的工廠,他給出的理由當然充分:第一,不同風格的產品,需要不同的鑲嵌廠。做批量作品、做定制作品、做整齊鑲鉆、做佛羅倫薩金工、做琺瑯、做植物動物造型的雕刻……都需要不同的生產線、不同類型的工匠團隊。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必須有一個非常對口的工匠團隊和技術設備;第二,能不能互相理解?Bestforu 的作品在造型層次上的高追求,需要制作團隊和設計團隊之間有強烈的默契,是能夠心領神會的。20 多人的中小型工坊,有雕蠟的師傅,有精研金工雕刻的工匠,有專門改良的工具。設計師畫好圖,工人理解到位。這樣的出品是穩定的。穩定的高品質的產品輸出,這是一個品牌的基礎。

閉環給陳亮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壓力,但他們咬牙在前線打拼,壓力也變成動力。

當跟他面對面時,你能感受他身上的理想主義光輝,但當賓客盈門時,他絕對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理想主義青年。當談到對中國珠寶設計師品牌的看法,他流露出一個商人本該有的氣質。“首先一個設計師品牌,我們不懷疑他的設計功力,恰恰相反,需要主理者突破高冷自嗨的藝術堅持,充分地探索認知市場需求,從根本上尊重市場,做出在藝術和商業上能夠相對平衡的作品。簡單說,你必須先活下來。設計師品牌通常圍繞設計師的人物IP 打造,容易忽略團隊建設,使得大樹底下不長草。對內,是團隊不成長;對外,是市場只看到設計師這個維度,看不到一個品牌除了設計師之外,其他的包括材料采購、成本控制、品質控制,產業鏈資源、服務、企業精神等其他維度,那么就會造成創業容易,但是發展上升困難的局面。”

陳亮和他的Bestforu 團隊只能徜徉在珠寶領域,難以改變世界。但作為創業者,11 年愉快、沉醉的投入,讓他一刻沒有感到膩煩。目光所及,皆是來自于四海八荒的美麗珠寶玉石,雙手所觸的都是精致的設計,他將自己所能產生的一些能量,順應著這個時代的脈絡,播撒到很多人可以目睹感知的社交平臺上,無關所謂的公域流量還是私域流量,他穩穩地服務于來自各個渠道的新客老客,他說自己這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但每當有新的視頻內容上傳完成后,意味著陳亮就從小樓里走了出來,打開大門,門外有陽光燦爛、蝶舞春園,也有風雨交加和質疑的眼光,這些對品牌的成長都是一劑最佳的強心劑。

經歷過暗夜行船的人都知道,在廣闊的海平面上,我們看不到其他的船,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帶著水手拼命地劃槳。陳亮就是這個劃槳的人。

陳亮在珠寶圈里被人親切地稱為阿亮。他名字里的“亮”字取得很巧,那會是他夜行中的一道亮光,照著他和他的Bestforu,不斷向前。

陳亮 | 在分化的時代,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陳亮

Q&A:

“英雄的半步”路在何方?

陳亮:“分化”已經成為無法避免的大勢所趨,能夠在疫情之后“活”下來,順應發展的趨勢,有一些會呈現出井噴式發展,但經驗告訴他,路不能走得太快,更不能讓自己被落下。最佳的步伐是比大多數人多走半步。可這半步要怎樣度量?我也在問自己。

獨立珠寶設計品牌的數字化方向在哪里?

陳亮:經濟學家預測,這場尚未結束的疫情,數字化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在這場數字化浪潮中,誰會被拋棄,誰又會是勝利者?數字化進程中,哪種姿態、哪個方向更可能通向上坡路?作為獨立珠寶設計品牌,視頻化、營銷號僅僅是這場角逐的開始,后面的路會比現在更跌宕。這個行業的難點在于它無法單純地數字化,珠寶不是一個可以被大數據分析的行業,即便身處數字時代,人多多少少會成為這個時代的符號。但在設計里還存在著以夢為馬的自由,這是無關數據的自由,特別值得珍惜。

不能單純被經濟學解讀的珠寶生意,卻和GDP有很密切的關系。

陳亮:如果把珠寶當成一門生意,那它可以用很多經濟學原理來解讀。比如珠寶市場資源配置問題。但現實世界不是教科書,我的理想是要做亞洲一流的設計師品牌,一流的標準很重要,它需要有整個行業的支撐。對于消費者,在他們經歷了為大牌買單之后,其中一些人有意愿成為獨立珠寶設計品牌的參與者,我希望我的Bestforu為他們留一扇門,但這扇門不能太沉重。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珠寶需求處于非常高的尊重需要的層次,2035年中國即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時候人均GDP將達到2萬美元,對于珠寶這種尊重需要層次的產品,會成為人們理想的剛需品。

很多事情,我們不能用“平均”的標準來看待!

陳亮:即便GDP人均2萬美元的愿景會在不久后實現,但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逃避——這是平均的結果!“平均”地看待行業發展,產生的后果是我們會忽略中間的差距,簡單說,等到2035年2萬美元人均GDP的目標實現時,并不意味著所有人的收入都是2萬美元,因此也不會是整個社會的人都走進珠寶市場。珠寶從來都是屬于極少數人的,但我真的渴望,在未來,它可以被更多人擁有,更多的中國人、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人。而這其中,他們會記得,有一個品牌很有特點,它來自中國,叫作Bestforu。

如何給珠寶設計增添附加值?

陳亮:有人說,數字化技術對那些“可編碼”的白領不友好,但對于那些不可替代的涉及創造力的工作,數字化技術反而體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太好了!優勢正好加在我所處的行業。它永遠無法被編碼取代。這個世界的溫度和廣度、傳統和摩登、靈感和激情都可以出現在我們的設計里。數字無法定義它,它留出了巨大的空間讓我們任意釋放。這份幸運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在其他行業中。

編輯:尹璐 / 攝影:郭航 / 采訪、文:儷鄴、尹璐 / 化妝:刑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