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之外的“一地雞毛”
像短視頻里一樣,羅曼莉說起話來眉飛色舞,在故事的轉折和要點上,她有著恰到好處又出其不意的停頓或著重處理,仿佛就是你那個抓馬又耿直的閨蜜在與你嘰嘰呱呱地談天說地。
“活動之前我一定會通宵,當天的流程也好,內容也好,會在腦子里過很多遍。我在通宵的過程當中,已經把那個活動在腦子里面排練個十幾二十遍了,到線下活動的時候,我會1000%地把所有的能量全部釋放出去。”充分消耗完之后,羅曼莉回到家就會直接睡過去,可能未來一周都“非必要”不出門了。
蓄能是高消耗、高輸出職業人士特別重要的傍身技能。博主的工作看似已經足夠光鮮和自由,但在每一條妙趣橫生的視頻背后都隱藏著團隊和公司運營的成本,還有高密度內容生產帶來的腦力負荷,是外驅與內驅雙重壓力下的一地雞毛。
“這個一地雞毛不是指生活本身如何,
而是你對明星、名人這些東西祛魅之后,
你會發現他們也都是人,
也有草臺班了。”
嘗試所有的風格,哪怕是看起來不適合的
在成為美妝博主之前,羅曼莉做過一年的裁縫。
自小對時尚興趣濃厚的羅曼莉在體重巔峰時有220斤,那時候的她在外面幾乎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于是她干脆在家做起了自己的裁縫。她學會了畫袖口、裁腰身,學會了把街拍、畫報上感興趣的元素變成可以穿在身上的服飾。找到、穿上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服飾風格,似乎是每個對時尚有敏感度的女孩成長過程中的必要課題。
“這是正在了解自己真正喜歡什么的過程,對不對?我很想分享一個對我很有用的經驗,就是當你初次踏入這個領域的時候,你先去嘗試自己喜歡的風格。等到你對這個風格有了一定基礎之后,你一定要相信我,要去試一下所有你‘不合適’的風格。”在羅曼莉看來,即使是那些乍看并不適配的妝容風格,在嘗試中你總能找到揚長避短的方式。
“護膚也是一樣,大家在挑選的時候,第一步是先去看你的膚質,再看我在哪里用這個產品,我在哪個城市,第三是我用這個護膚品希望達到什么效果,比如平時是面對燈光還是面對電腦,護膚品的選擇是不一樣的。”
“不了解自己,
你買再貴的東西都是會踩雷的。”
所有的焦慮都來源于“無知”
羅曼莉最“出圈”的視頻是她講述自己參加蕾哈娜的私人派對的故事。“第二次見到蕾哈娜的視頻我過了整整一年才發出來,那個視頻其實說了我這幾年的心路歷程。”
去年,羅曼莉曾深陷迷茫,為此她不斷地聽播客、聽線上課。“我的心理醫生跟我說,羅曼莉,你知道這兩年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嗎?出在你無知。”羅曼莉說,“因為你知道的東西太少了,但你又對自己要求非常高,像是一個小學生非要寫大學論文一樣,然后就總是卡在那些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小學生做大學生的事,這種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的要強,曾經是支持羅曼莉走出第一步的動力。生活在一個從事美業的家庭,最初羅曼莉想要做美妝博主時,家人站在專業角度對她進行了全方位的否定。
“他們說,200多斤的人說美,
你聽聽你自己信嗎?”羅曼莉信了。
她憋著一股勁,沒有靠家里的幫助和資源,一個一個視頻地拍,一點一點打開了自己的局面。
度過了創業初期要向家里證明自己的階段,如今的羅曼莉感覺自己的心態有了很明顯的轉變。“25歲之前只是開心地活著,以現在的角度去看,你會覺得當時很多事都是損失,但是我不后悔,我非常喜歡。”羅曼莉說,“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接下來更新的目的是什么,是體驗,我要體驗無數種不一樣的、這個行業的內容。我希望社會上的人和事,和羅曼莉產生真實的聯結。”
羅曼莉說,做自媒體,她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己的“野心”。
“我就說化妝其實是模仿上位者,
當你有機會接觸到上位者的時候,
你難道不想成為他們嗎?”
只是這一次,這個女孩的野心已經不再需要對誰掩蓋,甚至也不需要再向誰證明。野蠻生長,從不是精致的溫室中的綻放,而是每一次在生活制造的廢墟上,用帶刺的根系,頂開頑石,向著陽光,生猛地、不管不顧地,恣意向上。
出品:李曉娟 / 監制:滕雪菲 / 統籌:勞拉Laura / 特邀撰稿:陳璐 / 攝影:丁浩Rambo Ding / 特邀策劃:軟糖Zoey / 化妝:熊夢思Max(Studio Visuelle) / 發型:陳榮(SALSA STUDIO) / 造型:JINGJING精京 / 美術:譚浩江JJJJHow(HOWTANLAB) / 美甲:Gaglleryco by coach / 化妝助理:圓圓 / 造型助理:Coci程楠、江、星子、Sheen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