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兩只性格迥異的狗狗,用雙倍倔強與雙倍快樂,將小普的生活拽出“格子間”,推向山川曠野。它們教會他在瑣碎中保有蓬松的內心,領悟接納與平衡的真諦,也讓他回望童年的自己,在另一種維度上思考自由的定義。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因為狗狗,他有了新名字

小普對狗狗的執念,始于兒時看過的動畫片,人與狗狗相處的快樂時光,從此讓他心心念念。偶然的機會,他撿到一只病怏怏的小土狗,小心翼翼將它帶回家后,媽媽卻不同意養。第二天清晨要去上學前,小普再三叮囑媽媽:你千萬不能把這只小狗扔了。沒想到放學后回到家,小狗已經不在了。倔強的他以“三天沒去學校”的行動表達憤怒,在強烈的情緒背后,或許不僅僅是失去小狗,而是某種純粹的熱望被生生掐滅。直到2022年,小普大學畢業,把房子找好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養狗。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那年夏天,小普找到南京的一家寵物店,想挑一只西高地。他提前做了功課,看中了這個品種體型適中、不掉毛、性格好等優點,沒想到去了店里,眼前所見不是網上方圓臉、毛茸茸的小可愛,而是毛發稀疏、耳朵很長的潦草小狗。在猶豫之際,他在店員那里得知,這窩小狗的出生日期與他的生日恰好是同一天,大概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四只幼犬中,有一只安靜地抬起頭,既不怯場也不過分熱情,只是用圓溜溜的眼睛注視著他,小普當即決定帶它回家。不過,小普回家以后才發現,自己其實被它騙了,它在家也很瘋狂來的。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小普為西高地取名“Prada”,靈感來自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他希望它能如角色般獨立果敢。養了狗之后,小普加了好幾個西高地同好群,也意外擁有了自己的新名字,群友都叫他小普,Prada的普。如果再養一只狗,小普想取名Miu Miu——Prada的副線嘛。去年,沒等到Miu Miu,倒是另一只小狗走進了小普的生活,成了他們家的新成員。Fairy,小眾的剛毛獵狐梗,初見照片時,小普看它毛發凌亂、眼里無光,心想“完了,這狗好丑,怎么能這么丑”,可真見到它時,他又為Fairy水汪汪的眼睛、好奇的眼神觸動了,于是就把它抱回家,一直養到現在。

Prada,盡情在泥坑里打滾兒吧

當初小普看上Prada的沉穩特質,后來才發現不是想象中那么回事兒。它會青睞臭臭的東西,偶爾用臉蹭蹭飄著臭味的下水道,時不時玩會兒稀泥。在小區里另一只西高地在他們面前滾過屎后,Prada也沒逃過這樣的“宿命”。最離譜的是有一年冬天下雪了,小普帶它出去玩,只見它把雪刨開,再把屎滾到自己身上,猶如精準排雷。“我當時還心存僥幸,以為是雪地里融化的泥,就聞了一下,結果都快給我臭暈了。”小普后來想,這可能是小狗的一枚徽章,拿來和其他狗狗炫耀:看,我今天滾的屎比你們的臭吧。不知第幾個夜半時分,小普又因為Prada粘了泥巴(或屎)給它洗澡,相比麻煩,他如今覺得它開心更重要,喜歡去地上打滾就去打滾好了,喜歡去草叢跑就去跑好了。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然,養狗后并非總是哭笑不得的橋段,更多時刻的溫情足以消解所有疲憊。Prada剛來時,有一次小普生病,拖著不舒服的身子回到家,Prada似乎是看出來他臉色不對,異乎尋常變得特別乖。七個月大的小狗正處在精力旺盛的階段,平日里小普回到家就得陪著它玩,可那一天,Prada只是默默跟著他挪到床邊,待他蜷進被窩后,一聲不吭也跳上來。這樣不吵不鬧的日子持續了三天,等小普康復了之后,Prada才又重回調皮的狀態。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小普一直覺得小狗更應該多去戶外活動,除了平日里在小區或公園里散步,他還想讓狗生也能擁有更多關于美好景致的記憶。Prada第一次去爬山,時間長、強度高,十幾公里的山路,它始終堅持自己走完,沒有讓小普抱一下,這種勇敢和堅韌令他感到意外。他想,如果人爬山是為了親近自然解壓,那狗狗陪你爬完全程,一定是因為它很愛你。

養兩只狗狗,什么都是翻倍的

Prada和Fairy性格迥異,前者隨著年齡增長和二娃到來,越發像一位沉穩老成的家姐;后者則是橫沖直撞的冒險家,見到陌生狗便躍躍欲試,用小普的話說,就是“特別沒有邊界感”。“剛毛獵狐梗就是這樣毫無顧忌,比如總是跳到餐桌上,霸占Prada的窩和玩具,Prada越是不讓它碰,它越要碰;跟其他小狗玩,直接把人家按在身子底下;在小區里追著杜賓挑釁,被吼了也不退縮。”原以為Prada已經煩透了Fairy,但讓小普驚訝的是,有一次在外面,Fairy把一只小狗逗生氣了、被兇了,Prada就從后面沖出來,幫Fairy一起兇對方。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對小普來說,養兩只狗意味著,可以親眼目睹它們建立自己的規矩,在Prada和Fairy的日常相處中,他也品出來些許哲學意味。“偶爾有朋友的狗會在我們家寄宿,Prada都表現得特別歡迎和開心,但是Fairy來的那天,進家門的那一刻,Prada好像就明白了——Fairy不是來我們家暫住幾天的,它是要來長住的。Prada有很多玩具,但從來不玩,如果Fairy去拿,它就會不允許,追著對方滿屋子跑,等Fairy把玩具歸還,它又會只放在胸前不玩。突然有一天,不知道怎么的Prada就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Fairy了。你以為你很了解你的小狗,但它的很多行為你會猜不到,這可能也是養狗的樂趣之一。”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兩只狗狗都是梗犬,除了生活習慣類似、智商差不多,它倆都是那種特別倔強的類型。當下不想學的東西,就不學;不想聽你的指令,就不聽,甚至有時候小普喊它們,如果人家不想理你,就真的不會理你。然而,養兩只狗,倔強是double的,快樂也是翻倍的。如果一只狗挑食,總會有另一只狗來治——你不吃有的是狗吃;出去玩也是,你不瘋總有另一只狗帶你瘋。

像小狗一樣,活在當下

養狗之前,小普的周末無非是宅在家里或是出去拍拍照。如今,他的生活半徑因為兩只狗的存在漸漸拓展,南京下馬坊的草坪、中山體育公園的緩坡、琵琶湖畔的茶室,乃至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兩點一線的生活軌跡,被它們拽出了好幾道彎,拐向了那些曾被他忽略的街角巷尾,和那些只在地圖上匆匆瞥過一眼的坐標。很多從來沒想著去的地方,因為有了小狗,也變得想去了。除此之外,Prada和Fairy還重塑了他的社交圈,西高地群里的聚會、寵物咖啡館的閑聊、徒步活動的偶遇……小普因此結識了形形色色的養狗人,生活的層次也愈加豐富起來。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更深的觸動來自“狗狗與自由”的思考。小普曾在社交媒體寫下:“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它們教會我一件事——所謂自由不一定要在曠野,而是一顆始終蓬松、未被規訓的內心。真正的生命力,是在敢于弄臟爪子的每一次俯沖。當我們被馴化成kpi的工具,它們卻在計算風吹草動的分貝值、陽光烘烤后背的最佳時長、人類扔出玩具的興奮閾值……”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當人類困在格子間,我的小狗卻在定義自由

小普覺得“格子間”并不只是一個具象的工作場所,它也可以是情緒挾持和認知繭房,又或許是心理包袱。和人類不同,小狗就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哪怕你給它穿了新衣服,它還是會在草地上打滾,把衣服滾得很臟,好像知道人會生氣也無所謂,或許它心里在想:你如果愛我,你就接受這樣的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與之和解,也是一種自由吧。人其實也應該跟小狗一樣,學會享受當下的快樂,這樣自由就會變得很簡單。”都說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給予陪伴和撫慰,帶來美好與溫暖,與此同時,也是它們領著他,重新認識了世界。

Q&A:

Q:養了第二只狗狗后,有什么不一樣的體驗?

A:以前可能就是單向陪伴,現在就要平衡一個三角關系了。它們會暗中較勁,搶玩具或者爭寵,我需要學會平衡它倆的情感。有時候,它們也會變成我的“左右護法”,我躺在沙發上時,一只會靠在我的左臂,一只會把頭枕在我的右腿。

Q:狗狗在您的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A:它們像親人也像朋友,既可以和它們訴說,它們也可以教會你一些事。

Q:想對狗狗們說的一句話。

A:希望Prada和Fairy能保持自己內心的蓬松和自由。

監制:邵白 / 新媒體策劃、統籌:嶼川 / 采訪、撰文:單數十四 / 圖片提供:戴PRADA的修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