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又廷
永遠選擇善良
在趙又廷的理解中,《蘭心大劇院》中的導演譚吶代表著單純的美好,在那個世界即將炸裂的漫天烽火的年代,在做什么都可能無濟于事的環境里,譚吶選擇了陽光,即使“在內心深處也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他還是永遠選擇善良,永遠選擇原諒,他受的傷都無所謂,只要別人好就好了。即使身邊的人背叛了他,他也不會放棄他們,就這一點,我可能做不來。”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陽光未及之處選擇陽光,也是趙又廷一直以來在做的。
在“一天只做一件事”的維多利亞上學,他從不需要急迫地去爭取什么、改變什么,只需要安然地過著屬于自己的慢生活。生活沒有讓他經受過的苦,他從書中習得。年少時讀村上春樹,讓他發現了自己性格中的悲觀和黑暗,一種心智尚未成熟就過早受到哲學沖擊的結果,有時甚至會想“我是誰”想到失眠。直到近年,生活的幸福消解了那些黑暗的影響,他由此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光合時刻”。讀到《橫道世之介》,就是他心目中“超級光合作用的書”。“那個人活出自己的規則,他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他永遠都很開心樂觀,他影響了所有的人。”另一種接近光合作用的,則是《小王子》,看似愛情,更有愛情、親情之外的格局。
走過少年又廷的煩惱,在陽光未及之處選擇陽光,趙又廷愿意將自己的“光合時刻”傳遞給更多的人,書是最佳載體。他以“光合時刻”為名開啟了自己的讀書公益項目。“最近任務非常艱巨,因為我們還是想要再做一次‘光合時刻’。下一個活動是推薦書,也會捐贈書,所以我必須要有書單,但能夠符合光合時刻的書其實不是特別多。它要有正能量,也需要引發思考,或者有療愈性,不是一種特別傻的正能量。”他的選書標準相當“苛刻”,在近期進入討論的一份50 本書的備選表格中,詳細標注著“推薦意見”“又廷意見”“團隊意見”和跟進狀態。有的書整本都好,但可能只有一句話或者一個價值觀偏差。“我不能接受的,我就會‘咔嚓’,我得負責任。”他將自己由暗轉明的過程也形容為“光合時刻”,他希望可以通過大家一起努力,像橫道世之介那樣給他人帶來“善”的影響。
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家人,光合時刻將他從黑暗中拖了出來。“我覺得我現在已經徹底轉變了,本性也許還是黑暗的,但身邊全部都是光,都是燈,好幾個假太陽,把這黑暗打得一片光明。因為我發現,當自己真的是在特別樂觀、特別正能量的狀態時,我會影響到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變得開心,我覺得那多好呀。也不需要做太多,轉換一下思路就好。你累,永遠有人比你更累;你不順,永遠有人比你慘。你已經有那么多好東西,不如把焦點放在它們上面。”
趙又廷
做一個快樂的人就好
“我得負責任。”這句話早早就扎根在趙又廷心里。還記得早年他剛入行的時候,每天收工回家都很疲憊,母親很心疼。后來父親趙樹海很嚴肅地跟他分享經驗:“以后每次回家前都讓自己清醒一下,深呼吸三次之后才進門。”要把那些負面情緒留在外面,不要讓家人擔憂,“要是讓她心疼,不如你就別做這個了”。這樣的家庭教育影響趙又廷至今,現在他進入婚姻的新階段,有了小孩之后就更要“承擔起家庭支柱”的責任,好好運營自己的事業:“其實挺現實的,現在大環境不好,我比較幸運,還有選擇可以做,還可以去拍好作品,應該珍惜。現在圓圓也沒辦法,我得去工作,得去好好經營。”
趙又廷曾說自己的幸運之處在于,圓圓在想要安穩的家的時候遇見了他。而他也在身體力行地讓人覺得,有誰會拒絕這樣一位永遠選擇善良的體貼紳士呢?2014年成婚,2019 年得女,兩個人始終處在一種有效的溝通狀態中,他們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互補中一起讓他們的小家庭運轉向前。當趙又廷選擇為了家庭出去工作的時候,圓圓就會做好所有的后勤,讓這個不太會照顧自己的男人安心地工作。
難能可貴的是,在充分的溝通中,他們都明確地了解,生兒育女并不是為了推進感情或者維系感情而做的動作,而是一種順其自然的階段演進。“婚姻對我的轉變會更大,因為我們倆有很多互相良性影響的部分,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向往的生活節奏和相處的模式,現在只不過多一個小朋友而已。并不是說因為她,我們才看到了有一片新大陸,而是我們已經打造了一幢非常堅固的房子,我們都已經探索過了,現在只是把小寶寶帶進來住。”
對趙又廷來說,把他帶到陽光下的,始終都是家人,他思考的重要命題,也都出自家庭生活。當他陷入自己的小世界,是父母諄諄指引,是家庭新成員將他拉回現實;當他解放自我,找到了偉大演員的感覺,是顧慮到圓圓的感受,他又將那個恣意的自己安放回內心深處。我們時常感慨當代人對成功和幸福的理解太過狹隘,永遠都在追求名利和偉大,但很少有人真的敢往反方向走。趙又廷就是這樣一個特例,或來自天性使然,或來自家教傳承,無論身處什么溫度,他始終是那個眼神清澈、笑容真誠、說話溫柔的紳士公子,即使身處黑暗,他也愿意選擇陽光,無論人生走到哪個階段,他終究會選擇站在生活這一邊,去擁抱家人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