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潮流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 似乎又回來了

與潮流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 似乎又回來了

鐘華

鐘華:我在故宮做珠寶

從巴塞爾珠寶展上引人矚目的藝術珠寶“行龍流水”,到刷爆朋友圈的故宮文創“美什件”,再沒有哪位珠寶設計師能像鐘華這樣,將國風與國際如此和諧地融于一體。

把皇家做成大家

一檔文化類節目《上新了·故宮》剛推出就刷爆了朋友圈,而節目第一期邀請的設計師正是與故宮已有多年合作的著名設計師鐘華,在節目里鐘華通過對倦勤齋的研究創作的一款兼具雅趣與實用性的“美什件”,轉瞬間便成了各位時尚博主的首推。“這款設計我想了很久,腦子里有點想法,但一直沒成形。有天翻書,恰好看到明代類似金什件的配飾,又想到歐洲女性的Chatelaine,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想到現在的這個形式,立刻爬起來畫圖。”

為故宮做文創產品已經四年多,她一直在邊學習邊創作,《故宮名典》、《石渠寶笈》等故宮著作擺滿了工作室的書架,“故宮”之于鐘華不再僅是一座宮殿,而是內涵豐富的靈感來源。

然而,做出設計圖并不算大功告成。為故宮做文創設計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如何“把皇家做成大家”。用大家都能買得起的價格來把故宮中的元素再現到符合當下消費者口味的文化產品上,這種向下兼容對任何設計師來說都是難題。從創立自己的個人品牌開始一直在做高端定制珠寶的鐘華對這個問題體會猶深。“美什件”看起來是仿冰種翡翠鑲鏨花的樣式,翠綠的色彩非常飽和,誘人之極。為了讓亞克力材質呈現這種鮮嫩的綠,單是綠色就調了幾十種,最終才找到現在的效果。“這個作品是百雀羚與我聯名為故宮設計研發的,它既要體現民族品牌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又要體現故宮所代表的皇家品質。”

與潮流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 似乎又回來了

鐘華

既國風 又國際

在擔任故宮文化珠寶首席設計顧問之前,鐘華已經是成績斐然的定制珠寶設計師,舉辦過自己的珠寶個展;作品“行龍流水”在巴塞爾國際珠寶展上引人矚目;兩年后,新作“奔馬”在巴黎珠寶設計展又成為焦點;作品系列入駐巴黎老佛爺,大受市場好評。

鐘華最開始在英國倫敦服裝學院學服裝設計,但一場藝術珠寶展點燃了她的熱情,她轉學去中央圣馬丁學院研修當代首飾金屬工藝,并在2006 年獲得倫敦城市大學首飾設計專業碩士學位。

然而,有如此專業資歷的鐘華回國后卻并沒有立即展開自己的設計生涯。“2008 年的時候,奢侈珠寶品牌才剛進入中國,那時做設計珠寶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于是她嘗試了幾種可能,從擔任時尚集團里的一名編輯開始,再去中央美院當珠寶設計老師,一邊教學一邊開始創作,朋友看見了喜歡就討走了。口口相傳,最后大家強烈要求她“做個品牌”。到 了2012年,隨著品牌日益為人所知,鐘華覺得實在忙不過來了。她辭掉了教職,開始專注于創作。

我的靈魂是中國的

在西方最著名的設計學院接受相關教育,回國后不管是做藝術珠寶還是故宮文創,鐘華都會被問這個問題:西方的技法和東方的美感如何相融?“我真的沒有被這個問題困擾過。”2012 年巴塞爾珠寶展,鐘華作為TTF 的特約設計師為品牌設計了一件“行龍流水”,在構思上她并沒有刻意地東方化:“我做得很立體,而且是解構手法,龍身是由可以解開的環扣連在一起的。結果每個人看完都說‘這么中國’!因為我的靈魂是中國的,即使不刻意地去加入那些元素,最后的呈現也會是東方的、中國的。”

鐘華就在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宮闈中不斷有著陽光的發現,也因此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方向。她說:“遇見故宮,不如說是被賦予了獲取無限靈感的權利,認真研究、反復琢磨、不斷創新的過程其實特別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