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美麗而頑固的標簽
頂著“花瓶”帽子的這十幾年,韓雪在2018 年開始突然就火得發紫了,還是靠著她并不擅長的綜藝。她從業的18 年中,漂亮的履歷人盡皆知,論唱歌,唱到奧運會閉幕式舞臺;論表演,光演小品就多次登上春晚和全國人民一起大拜年。還有越解釋越顯得撲朔迷離的家庭背景,更是被坊間傳得神乎其神,不知成了多少人的談資下酒菜。
韓雪
我們知道韓雪有個挺出名的“三不原則”,拍攝前未免有些擔心,雖然沒有配男模讓她拍吻戲吧,但這種天生長著一副“好女孩臉”的姑娘,多多少少會有一種將人拒之門外的距離感,但當鎂光燈亮起,她竟然不再是剛剛那個安靜化妝的韓雪,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立刻變身成為充滿魅惑的女特工。拍攝現場為了營造氣氛放了煙霧,所有工作人員都被嗆得邊咳嗽邊躲,只有一位依然沉浸在角色之中,不用說,你們也知道會是誰。
據說好多年前,采訪韓雪是件特別沒勁兒的事,因為她那時候的人設是“玉女”,戲路是“苦情”,回答問題就像老師手中的標準答案,中規中矩,不出錯也別指望出什么華彩,和現在的金句頻出截然相反,她說這不是頓悟的結果,而是重新梳理人生后的提升。
韓雪
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我們很直接地問了她的家室,她并沒有避諱。對于韓雪來說,“部隊大院”四個字對她意味著模塊化的生活方式,甚至對錯標準都有說一不二的答案。“因為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好學生,所以大家都認為我就應該這樣就應該那樣,但那些理所當然是別人的想法,并不代表我內心沒有自己的見解,只不過是學生階段沒有環境釋放,不如老實待著。”所以從成年開始,韓雪做的所有決定都不再和家人過多商量,“我去考上戲、入行,包括上戲大二選擇退學,都是自己的決定,他們只是得到我決定后的通知。但其實現在回過頭想想當時也不是沒有辦法溝通的,休學不就完了嗎?但那時候覺得退了就退了。”
韓雪
韓雪曾經參加一場TED 演講,她說自己是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兩個矛盾的詞語疊加一起,她說這是她的性格特質也是行事風格。“首先生活方面偏理性,做事情之前我會反復思考,把所有最壞的情況全部先想一遍,雖然動得比較慢,但基本動的時候心里會很有數。而且一旦你想清楚事情最壞能壞哪兒去的時候,對于任何結果你都是能接受的,大不了最壞也就這樣,那還能壞到哪兒去呢?”她說想到最悲觀的結果,反而會讓人在整個過程中沒有顧慮全力以赴、勇往直前。而且這種最壞打算的評估一定是一個動態的,才會避免“地下還有地下室”的情況發生。“比如說某件事情你覺得一路在上行,那可能壞的打算就會少做一些,如果發現這個事情有下行的風險,那可能你預判的最差的情況也許比你初始的還會再多想一點兒。”
在韓雪眼里,這些最壞的打算,往往又是對生活的樂觀,“因為你所有事情都能想明白最不好的,就沒什么鬧心的事兒了,大不了就這樣唄,反而我覺得活得就更自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