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凱
9 個月,入關與出關
離表演正式開始只有半小時,王俊凱在后臺尋找一袋堅果。身邊的工作人員問他怎么想起吃東西了,他說:“我緊張,嗓子啞了,得吃點東西頂一頂。”
類似的情景七月下旬也發生過一次。那是他第一次公開演唱新歌《生長》。上臺前,他找工作人員要了塊士力架—平時為了管理身材很少吃的甜膩食物。演唱一共錄制了兩遍,第二遍是他主動請求的。
找堅果這天發生在浙江衛視2019 年中音樂盛典,7 月13 日,也是王俊凱時隔九個月第一次重返舞臺。他擔心生疏,提前兩天到了重慶,第一天嗓子啞,用來排練舞蹈,練到半夜12 點,次日又排練對唱,第三天登臺,沒想到嗓子還是啞了。
但從觀眾的反饋來看,表演挺順利。“終于出關了!”粉絲們在微博評論說。有人在論壇里發了視頻鏈接,點贊最高的評論之一是,“他這次是不是把《我的》副歌的假音部分改變唱法了?感覺很用心。”
他也不掩飾自己的不安。今年前六個月,他一直泡在《749 局》劇組,輾轉銀川、北京、重慶。
六月,在西西里待了半個月,拍攝湖南衛視真人秀《中餐廳》第三季。
我們聊到從去年 10 月起在劇組度過的9 個月,“我挺急的。精力倒是夠用,就是 24 小時不夠花。專輯說好去年就要出,一直沒出來。”
如果一定要在熱愛程度上排個優先級,音樂和演戲,對王俊凱來說,兩件事的意義難分主次。“我會覺得挺早就進入這個行業,每天的工作就是這些,可能對世界的體驗會有點局限。演戲是我擴展人生體驗、和世界互動的方式,而音樂更偏向自我表達。”
王俊凱
扮演馬山是個新體驗。這是王俊凱在《解憂雜貨店》后第二次主演電影。閉關9 個月里,他經歷了不少第一次:第一次吊這么高的威亞拍動作戲,學習克服恐懼找到鏡頭;第一次自己開車出入劇組;第一次體驗如此細致的拍攝過程,核心角色的一個鏡頭可以拍一整天。
就像很多關于成長的劇本里會描述的那樣,馬山一開始并沒有什么使命感可言,被動卷入一場災難,被迫做出選擇,從自我否定到逐漸對自己有了新的認知。陸川導得細。有場“很悲傷很重的戲”,陸川建議他反其道行之,減少委屈,加入些停頓,眼睛看看別的地方。王俊凱試了試,果然“對了”。
幾條拍下來,工作人員覺得他進入了狀態。兩人坐在場邊,說起欣賞的演員。“黃渤哥演得特別好,演技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人生經歷的。”身邊的人知道他的意思是說,自己的人生經歷還是太局限了,他缺這個,他清楚。
九個月后,王俊凱的戲份在6 月25 日殺青。
陸川夸他“在戲里成長了,厚重了些”。但留給王俊凱回味的時間并不多。一出劇組,他又開始忙著制作新單曲《生長》。他的使命感不同于馬山,是偶像身份帶來的責任:《生長》必須要在 7 月發出。
8 月是周年演唱會,9 月是20 歲的生日驚喜,10月是個人演唱會。
“24 小時不夠花。”
王俊凱
6 年,偶像與男孩
采訪這天,影評類自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王俊凱粉絲把舉報當成了“宣泄情緒的按鈕”。
王俊凱當然也看到了引起議論的文章。看到文章之后的他,只是有點疑惑為什么文章會這么寫,曲解他的原意,比如說他16 歲時拿到張藝謀《長城》皇子一角時的“喜形于色”,截取專訪的夸張標題也被使用在了自媒體上,進行了惡意解讀,工作人員和他解釋了下“所謂的行業風氣”,也表示想發聲明來表明王俊凱的原意。王俊凱笑一笑說,“沒必要,還是把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對王俊凱來說,“更有意義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學吉他。《749 局》殺青后,他給自己找了個吉他老師,見縫插針上課,甚至沒有特別向工作室團隊提及,這件事也是在工作人員要調整他的時間安排時,才發現他給自己安排了很多學習的課程。
去西西里島拍《中餐廳》,王俊凱把吉他也背去了,但有點不好意思地囑咐助理把它藏起來,覺得彈得還不好,不想獻丑。但這還是被工作人員發現。他最終演奏了幾段周杰倫,畫面給剪進節目片頭。
出道六年,王俊凱學會了習慣站在聚光燈下。《中餐廳》里素人廚師林述巍第一次上綜藝,感嘆“好難受啊!”王俊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四處都是攝像機嗎?沒事,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它們都蓋上就好。”
從13 歲起,王俊凱很少有能夠蓋上攝像機的時刻,除了在家里。那是他唯一真正感到安全和放松的地方。2017 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后,考慮到日程多變,他開始獨自住公寓。窗簾常年緊閉,防止私生飯和偷拍。沒有職業相關的痕跡,除了一張大架子,上頭手辦和獎杯錯落地混放在一起。王俊凱還試圖養過一只貓,不久后又忍痛放棄了,“實在是照顧不過來”。
無論臺上臺下,這個19 歲男孩給人的印象都是溫和有禮的。演唱會開場前,王俊凱習慣在內場里遛彎,叮囑工作人員調整,確保觀眾席沒有死角。他也喜歡坐在暗處,看人們涌進來,慢慢塞滿整個場館。有次表演完離場時,王俊凱看到兩個粉絲走在路邊,身后背著大大小小的燈牌和應援周邊,有些感動,“覺得自己不能辜負這份喜愛”。
從小學一年級起,他習慣了獨自上學放學。“回到家一般爸媽都不在,只有爺爺奶奶。”除了成績單,雙方很少交流。去年生日會上媽媽讀到的那封信算是極少的一次。成立工作室后,父母不時會問問工作人員“小凱最近怎么樣?忙不忙?”,但話題最后又回到“吃得好不好上”。
現在,王俊凱試圖改變。拍《749 局》吊威亞,“受傷了一定要大喊出來,要學會保護自己”。拍綜藝,“平常我們做什么事都是自己心里在想,但是綜藝需要說出來。一開始我也不太明白,后來意識到我說出來,大家才會知道我現在想干嘛,也才能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去互相配合工作。”
王俊凱
20 歲,未被定義的模樣
“太漂亮了,每次拍完我都想鼓掌”。攝影師馮海說。王俊凱聽了有點羞澀,好奇地穿過人群打量顯示器中的自己。
這是這天下午王俊凱拍攝的最后一套服裝。卡拉瓦喬的《削蘋果皮的男孩》。V 字領口開得有點低,露出鎖骨。王俊凱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交給攝影師發揮。他原本對美少年形象的拍攝不太感冒—以往更多是陽光的、酷的或運動的—現在打算嘗試更多。
年初,他經歷了一些變遷,體會了某種“失控感”。用工作人員的說法,“現在的他需要兼顧的事情更多了,除了他的個人業務方面,包括周遭很多時候,如果不多操心,有些事就會失控。”
王俊凱有時也會和工作人員討論“熱搜”,不僅好奇內容,也好奇人們怎么看待這件事。對于偶像或流量小生的說法,他自然不甘心。“我小時候覺得出道就是一份工作,現在覺得要是我能做好,或許能帶來些更正面的東西。”
王俊凱
臨近 20 歲生日,媒體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下一步目標。他們可能期待一些更宏大、更具野心的說法。王俊凱沒有這樣的說法。他只有一條基準線,20 歲要做成兩件事:出一張新專輯,開一場個人演唱會。前者正在籌備—拍攝間隙,他不時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手機,確認視覺設計;后者計劃在今年 10 月舉辦。需要完成的小目標太多了,他似乎沒空考慮更遠的事。
“出過的歌里你最喜歡哪首?”“本來只有兩首。”他有些自我調侃地小聲說道。“更喜歡《醒著》吧,歌詞是心聲。”那首歌唱到—翻一個身給夢境多一種可能。
17 點30 分,拍攝結束。王俊凱一邊脫去美少年的裝束,一分鐘后,他回到白T 恤牛仔褲的狀態,開始接受采訪。采訪結束十分鐘,他在微博上發布了新單曲《生長》的第一張預熱海報。
“Always Around”(一直陪伴),海報上寫道。
“從開始到未來”,粉絲們在評論中以應援口號回應。這是二十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