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人人都是藝術家”源自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的藝術倡導。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也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5分鐘。”藝術家袁澤銘的觀點和主張與兩位藝術家不謀而合。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袁澤銘

 

藝術家 袁澤銘

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奧運會徽章類特許商品主設計師

倫敦奧運會徽章類特許商品設計總監

英皇室國禮設計者

中國外交部禮品設計者

故宮宮廷文化聯名設計師

DISCOVERY聯名設計師

迷笛音樂節聯名設計師

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吉祥物鏈氪設計者

亞洲青年音樂盛典吉祥物牛曼曼設計者

知名IP-MR.DAVYUAN大衛猿創作者

藝術源于生活

當代藝術界提倡并認可這種藝術理念,藝術家們嘗試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以日常生活的經驗為素材創作出充滿想象力的藝術作品。這樣的觀點使得藝術更加多元化,打破了傳統藝術的束縛,給予更多人參與藝術創作、進行藝術表達的機會。

袁澤銘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潛能,藝術不僅限于傳統的繪畫、雕塑等形式,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表達和創造來體驗藝術,“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就是生活本身,靈感就在于你熱愛生活的程度。藝術作為一種表達形式,不只是視覺藝術,還可以通過色彩、構圖、線條、聲音、味覺等多種表現手法引發觀者的共鳴和情感體驗。每個人都有獨特性和創造力,每個人也都有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藝術天賦。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不再是少數特定人群的專屬領域,而是廣泛普及于每個人的生活之中的表達形式。”

袁澤銘認為,藝術涉獵各個領域,只要心中有熱愛,深入研究一個領域,抓住其中精髓,并用自己的主張進行表達,都可以稱之為藝術,“廚藝精湛是藝術,園藝和花藝好也是一種藝術,甚至每個人都會的語言表達,達到一定程度,也是語言的藝術,比如相聲、脫口秀。廣義上來講都能夠成為藝術,不僅僅是單一的視覺表達和視覺呈現,所以藝術一定不是曲高和寡、陽春白雪,而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每個人都可以是生活藝術家。只不過是有的人更擅長把自己的某一個領域表達得更加藝術化,更動人。”

雖然每個人都有藝術潛能,但要成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不僅僅要有源自內心的熱愛,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時間。只有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將心中的熱愛通過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只有不斷提高藝術水平和技巧,才能更加準確地表達出藝術暢想。“人人都是藝術家”鼓勵每個人發掘自己的藝術潛能,但藝術素養和審美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和沉淀,也需要藝術實踐的不斷驗證,如袁澤銘所說,“要成為藝術家需要在某個領域特別專注。找出自己心中的熱愛和最擅長的領域,提升藝術表達力,每個領域都可以,廚藝、茶道、香道、編織、插花,甚至冥想,只要可以感動自己,感動別人,達到一定境界,就是一種藝術表達。”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袁澤銘

學會與孤獨相處

DAVORB|大衛猩球是袁澤銘最為重要的創作之一。它述說了一個關于孤獨的故事,展現了一個大家庭的群像。在這個IP世界中,每個角色形象并非單純地扮演不同的人物,而是呈現了日常生活中微妙情緒的各個方面,它們代表了同一個人在不同瞬間的心境。如大衛猿,它淘氣、孤獨、溫暖、專注,代表紛繁喧囂世界的觀察者。大衛猩球的構思并非突然之間的沖動,而是一直以來袁澤銘習慣用繪畫記錄生活,用多種形象表達情感,這樣慢慢地形成了現在的樣貌。“我從小到大創作了無數個猩猩形象,直到大衛猿的形象誕生,它被我簡化到了內心所認為的‘極致’,既充滿力量,又調皮可愛,常常能夠逗樂自己,因此我決定與大家分享,帶給大家歡樂。每當一個形象成稿后,我會向大家講述它的故事,人們幾乎都能瞬間產生共鳴,興奮不已,這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這個世界熙熙攘攘、變化萬千,每分每秒都有或美妙、或悲傷的事情發生。我們或者曾經是積極的參與者、評判者,但隨時間愈感無力對所有事情積極回應,慢慢變成了一個觀察者,一個面無表情的觀察者。MR.DAVYUAN大衛猿的狀態是“肉體向大地,思緒向天空,雖面無表情,但大腦在飛”。它意圖代表我們每一個自己,在對自己和不一定哪位跟我們有共同感受的人說”孤獨是正當情緒,遇到了別怕,抱抱我!KEEP CALM AND THINK WILD。“同時大衛猿認為孤獨才是人類的本質,我們此生都將間歇性面對孤獨情緒,遇到孤獨,不要怕,學會與孤獨相處就好。

“我的每個項目和作品都展現截然不同的風格,但它們共通的特點是我的個人表達方式。一直以來,我將情感表達視為真正的創作目標,不過對于設計語言的藝術手法,我期望能更貼合每個項目的本質,并且具備更多實驗性。我其實也無法刻意去設定它應該成為怎樣的模樣,而是要隨著我自己日常表達風格的展現逐漸顯現出來。”問及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與個性,袁澤銘表現出了藝術家特有的細膩,“我是一個看似有些沉悶,但內心里卻蘊藏著淘氣和善意的人。雖然不擅長言語表達,但我的思維相當細膩。我不能為了引起話題而故意叛逆,因為長期的內容輸出會自然歸結于我最熟悉的語境之中。“

我是群體情緒規劃師

袁澤銘對于藝術創作有著自己的選擇標準和衡量標準,即“有趣、有溫度、有意義”。大約在2016年的某個下午,袁澤銘與朋友分享之前所做的所有設計時,突然發現之前所有的設計都融匯情緒規劃,不論是針對個體還是群體,當下的袁澤銘對自己的認知轉變為“我是一名群體情緒規劃師”。“對我而言,設計只是一種實現情緒規劃的手段。因此,我并不在意被稱為設計師或藝術家,我只是希望通過我的作品,撫慰那些像我小時候一樣感到孤獨的人,或者體味某個人孤獨瞬間的人們。”袁澤銘分享著當時的感受,“一直以來,我都將情緒規劃作為真正的工作目的,但設計語言的藝術方法我希望能夠更加吻合項目本身且更具實驗性。多看我的作品或許會發現視覺語言其實很多元化,但內核卻有著某種統一。”

對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的情緒表達”這個觀點,袁澤銘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見地,他認為在設計領域,設計師通常是為他人表達觀點,而藝術家則更傾向于進行自我表達。“我現在發現我是在代表一群人,那些與我有情感共鳴的人,為他們發聲。這種關系非常微妙,也異常有趣。作為創作者,我不僅能表達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借此表達與我情感相通的整個群體的心聲。在認定這個角色后,我的‘物理性作品’便都成了橋梁,成了情緒發生的誘因。”

朋友們對袁澤銘的風格和品牌的描述通常是外表看起來酷酷的,但內心卻溫暖如陽光,典型的“表里不一”。袁澤銘對于朋友們的評價很贊同,并如此介紹自己的個性,“我從小比較敏感,會注意到很多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但敏感是把雙刃劍,有時也會因為敏感而受傷。我不太會刻意迎合別人,不循規蹈矩,從小就有自己堅持的態度和想法,不會刻意要求自己‘合群’,外人看起來我可能有些內斂,但實際上內心深處是一個淘氣而善意的人。雖然不太擅長言語表達,但我的思維相對細致入微。我從不刻意為了引人注目而叛逆,因為長期的創作輸出最終都會回歸到我個人最熟悉的語境之中。”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忠于本心,偶遇市場

問及如何平衡藝術創作本心和市場訴求的關系,袁澤銘淡然回答,“沒辦法做到為了平衡而平衡,多思考事情的本質,盡量忠于創作最原本的出發點,然后去與市場偶遇吧。我會在意外界對于我藝術作品和藝術風格的評價,但也會綜合考量,會判斷自己的綜合狀態和階段,也會判斷提出評價的人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和階段,以及立場,沒有人能做到絕對權威和面面俱到,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在過程中找答案吧。”

對于藝術創作的舒適圈和藝術創作的突破與挑戰,袁澤銘態度從容,“舒適著挺好的,沒有過為了走出舒適圈而走出,但有時會發現自己的舒適圈或許可以大一點兒,邊界可以外擴一點兒,就會嘗試一下。我不會刻意發起無緣由地挑戰,一切看機緣。我希望建立屬于大衛猩球自己的場域,跨界合作主要看雙方的主張是否契合。”對于藝術市場的未來,袁澤銘的態度理性且樂觀,“隨著社會性的群體藝術意識的覺醒和迭代,一定是個越來越成熟且繽紛的狀態,但也有著很大的不可預測性,這是由大家共建的,有著很強的偶然性在里面。

關于藝術與美的關系,袁澤銘理解得非常透徹,“藝術表達的一定不是狹義的‘美’,‘美’產生的來源是多元化的,那美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對于美,其實很太難定義,但有一點認知或可表達,那就是恰如其分的態度感,而且這種態度感不是很刻意的裝腔作勢,而是自己比較真實的主張,可能就算一種美吧。”在袁澤銘看來,時尚和潮流并非由真正的“美”來引導,而是由多重因素決定,“一方面跟經濟有關,跟人們的審美疲勞有關,跟心里突然很渴望的那個‘勁兒’有關,跟炒作有關,然后才會跟應運而生的某種‘美’有關。”

現今,審美和美學教育愈發引得各界關注,對于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和對美的感知能力,袁澤銘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我的工作和生活分不開,我會從各方面、各領域汲取創作靈感,比如旅行、看展、攝影、畫畫、獨處,這些方式幫助我觸摸世界的質感,我通過與世界和大自然互動,獲取第一手靈感,甚至跟為數不多的好朋友閑聊幾句,可能獲得創作的靈感。多看世界,多打開認知的可能性,多嘗試。你必須先看過世界才會有世界觀。在嘗試某種可能性的時候,只要自己認為方向是對的,盡量深一點兒。”作為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袁澤銘了解國內外藝術市場的現狀與訴求,問及在藝術表達和藝術理解的文化壁壘,以及他的切身感受和獨到理解,袁澤銘現身說法,“在某個維度壁壘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文化背景。但在某個層面,壁壘又是不存在的,比如某個人類共通的情緒方式。很多中國藝術家已經在國際上了,甚至天然站在國際上,我們或帶著與生俱來的民族氣質,或帶著開放的意識形態,不必刻意強調自信,坦然地與世界對話就好了。”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小朋友與大衛猿的:藝術奇幻之旅

”穿越一道閃亮亮的彩虹門,

我穿越到一個宛若魔法樂園的奇幻世界。

五顏六色的小動物是我的朋友,

還有漂亮的仙女魔法姐姐,

整個世界變得五顏六色、五彩斑斕,

天空不再是普通的藍色,

而是絢麗多姿的彩虹色,

粉色、藍色和紫色,絢得耀眼,

像一張大大的彩色繪畫紙 ... “

張語桐小朋友走進了大衛猿的童話世界,

她說:

在這個世界里,我會飛,仙女姐姐拉著我快樂地飛翔,俯瞰大地,仿佛看一幅超級大的畫,畫上布滿了絢麗多彩的圖案。云朵不再是白色的棉花糖,而是變成了形狀各異的動物和玩偶,我和它們一起快樂地在天空中飄來飄去。踏著柔軟的云朵,落在綠色草地上,身邊粉色和紫色的小花散發出甜甜的香。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走進一個巨大的冰糖城堡,墻上的磚塊、墻壁和屋頂都是由各種顏色的糖果和巧克力組成,閃閃發光,太夢幻啦,這就是我在奇幻世界里的家。每個房間的門推開都可以到不同的時空,走進星星房,屋頂布滿亮閃閃的星星,置身其間宛若置身銀河。墻壁上掛滿了奇幻的繪畫,我可以走進畫中,跟畫中的動物和小精靈一起玩耍。我們一起跳舞,一起飛翔,一起玩游戲,每個小動物都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小鳥停在我的手心,它好漂亮,漂亮得像一把五彩斑斕的小傘,可愛極了。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走進藝術奇幻世界的湖泊房,屋里游滿一群五顏六色的魚兒,它們閃爍著美麗的光芒,悠閑自得。湖邊有一座精靈小屋,門前長滿了漂亮的蘑菇,每個蘑菇上都住著一個小小的精靈,它們會唱歌、跳舞,還會帶我一起參加精靈們的派對。遠處傳來歡快的音樂聲,原來是一只可愛的猩猩彈奏美妙的樂曲,我和其他小精靈一起跟著音樂跳起了舞,開懷大笑。在這個奇幻的世界,一切都變得有趣、好玩又美妙。我和小精靈們暢游在絢麗的色彩中,聽到悅耳的音樂,隨著節奏搖擺跳舞,歡笑回蕩在整個樂園。美麗友善的仙女姐姐和小精靈們陪伴我,一起探索這個未知奇幻世界,感覺太棒啦!

袁澤銘:人人都是藝術家

在這個藝術奇幻之旅中,快樂和創造力變成美麗的音符,可以感知和觸摸,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喜和冒險。藝術奇幻世界充滿無盡的歡笑和驚喜。我希望這個美妙夢幻世界能一直存在,讓更多的孩子來體驗這個宛若童話王國般的神奇冒險世界。

監制:向瑩 / 統籌、策劃、特邀撰稿:張于惠子 / 攝影:崔磊 / 服裝造型:張于惠子 / 妝發造型:韓浩鎧 / 女模:王天染 / 童模:張語桐 |香港國際星鉅星國際 / 藝術家:袁澤銘 / 服裝助理:Sara / 拍攝場地:New World Studio / 藝術品圖片鳴謝*藝術家袁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