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夏之序曲

隨著《群星閃耀時》和《春色寄情人》的開播,李現又一次成為“現男友”,以角色和觀眾見面。于是在一個本該播撒的季節里,他得到了自己的收獲。也在這個春天的尾巴,奏響了夏天的序曲。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仿佛在翻閱一本相冊,每一張照片都能在一個特定的時刻,以最純粹的情感,激起回憶。那種感覺,該怎么形容呢……像在時代的塵埃面前,留下了一點兒痕跡。他知道明天依舊會重復昨日的忙碌,但生活永不停歇。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人類的選擇時刻

《群星閃耀時》的伊始,李現帶著行李箱和一本書,登上了一趟火車。沿途經過無數道岔,駛向最終的目標,像極了人生路徑的選擇。上車之前,他是軍政部次長的二公子華楨,海軍優秀學員,一個月后將赴遠洋學習。下車之后,他改名向遠生,進入一家破落警察所,開啟了全新的故事。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這出年代戲,有著截然不同的敘事手法。它的開場更像刑偵劇,一戶人家的兇殺案,一個偽裝成警察的兇手,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充滿懸疑氣息。徐徐開展的篇章中,華楨身份的轉換,帶來一系列“開金手指”的亮點,同時也埋伏下隱患。初讀劇本的時候,李現就被這獨特的開頭吸引了。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李現說:“華楨時期的他,更多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環境。他有優渥的家庭,寵愛自己的大哥;在海軍學校訓練多年,仕途坦蕩,過著規劃中的生活。他堅信以自己的方式能抗日救國,成為向遠生后,他有了過命兄弟、戰友和戀人,也在茫茫黑夜里,找到了能為之奮斗一生的信仰。”

角色前后的“反差感”,是精彩的一大看點。出場的時候,他穿著熨帖西裝,白衣白褲,纖塵不染;來到上海,住在租界的小公寓,每天左刀右叉,面包、牛排地吃著。他入職了小警局“四所”,是一個狹小老舊的小院,所長心無大志,成日給警員洗菜做飯,逗弄鸚鵡。隨著劇情的推進,他又來到女警員駱珉敏的家——深藏在巷弄里的老房子,姐妹倆雞吵鵝斗,一家人彼此溫暖。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四所中底層警員的變化成長,和駱珉敏家中溫馨的、打打鬧鬧的氛圍,讓向遠生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樣貌,更真實的樣貌。”那是值得守護的日常,是寶貴的煙火人間,是革命者流血犧牲為之奮斗的目標。劇組的美術用心、細膩、考究,向遠生出現的商業街和小巷子,有照相館、小食店、裁縫鋪、茶室、米店,有對著一籃雞蛋貪小便宜的街坊,還有推著小車煮面、包餃子謀生的人。《群星閃耀時》擁有充滿時代氣息的街景,有真實的、能踏入的空間。這和每天對著假景片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拍攝中的每一天,李現都能感覺到:“所有的工種,也在為他們熱愛的事業奮斗,在他們的夜空中閃耀。”就像本劇的片名——它來自茨威格的書籍《人類群星閃耀時》,也被譯作《人類的選擇時刻》。當向遠生拿回辭呈,搬離公寓,跟隨隊長陳浩住進一處充滿叫賣聲與泥土氣的陋巷后,他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向遠生的人生軌跡變化,也很像現實生活中‘不斷尋找’的我們。帶著最初的理想步入一個世界,從未經風雨,到遇見許多事、認識許多人后,才真正發現自己想要的和為之奮斗的”。就像書里寫的,“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一生的使命”,這種對未來明確的堅定,同樣打動了李現,讓他擁有了力量。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哪有春色不撩人

和以往的很多戲不同,《群星閃耀時》有大量動作戲。李現有多年的健身習慣,也接觸過拳擊,拍動作戲很容易上手,但也有需要學習的部分,“比如動作力度和連貫性的處理,如何讓眼神表現更到位,在掌握了動作要領之后,還要琢磨如何在打戲中表達不同場景下的情感,這是我覺得比較難的一點。每個指導老師的樣式和風格也一樣,我總有一種‘打戲知識庫更新了’的感覺。”

在央視八套播出的《春色寄情人》中,李現也在拍攝時學了新技能。他飾演的陳麥冬是一名遺體整容師,剛接到這個項目時,他就非常重視,和編劇進行了“從務虛到務實的探討”,向不同城市、不同年齡的殯儀師請教,學習了完整的操作流程。“從洗頭、按摩,到穿衣、調整,這是對逝者最后的尊重。”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前期的陳麥冬,用李現的話說,有點“事業型人格”,專注于工作,也因為工作改變了很多生活習慣。“他不加別人的微信,因為家屬并不希望再見面;從不主動與人握手,畢竟有人會戴著有色眼鏡;也不飲酒,因為要值班或隨時保持待命。”他對很多事看淡,就連穿的衣服也是暗色調的,但他還是會陪逝者家屬等一個他們相信的“靈魂回來”的時間,始終保留內心柔軟的部分。

職業元素之外,李現也不斷揣摩人物心理。陳麥冬成長在單親家庭,父母只存在于電話里,奶奶是唯一的至親。“這樣的家庭構成,對我來說不陌生,因為人物關系和謝之遙有一點兒像,都是父母聯系得少、常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兩個角色的不同之處,在于陳麥冬有更為深刻的生死觀。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陳麥冬和師父的幾場戲,讓人物變得更豐滿了,補充了他為何從暴裂的少年轉變成為殯儀師。師父曾對他說:“人而為人,只能節哀。”這讓他比常人更為理智冷靜,也因此能說出“人生無常,誰也不要為了誰犧牲;有些人和事不能奢求,該離開的總會離開”這樣的話。

一個如此冰冷的陳麥冬,遇到了熱烈如火的莊潔,內心的冰冷被融化了。“他學會愛,也表達愛,有了更溫暖的人情味和色彩。”李現說,無論是觀眾視角,還是演員視角,都會從中感受到溫暖。“可能有人正過著朝九晚五、看不到頭的日子,也沒有遇到愛情,希望這部溫情的作品能帶給人內心的撫慰。”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戲里他常常騎一輛摩托車,這是“承載劇情和愛情”的重要道具。戲外的李現也挺喜歡騎摩托車和電動車,方便快捷、不堵車,吹著風的感覺也很舒服。“現在又是春天了,天氣好的時候,我有機會就想騎騎車、兜兜風,既是一個運動方式,也能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在大自然中獲得紓解。”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日出有盼,日落有念

他最近一次去影院是看《沙丘2》,導演是自己特別喜歡的維倫紐瓦,特地選了一場IMAX,享受三個小時的沉浸體驗。看電影是李現的主要放松方式,也是業務學習和拓展。去年看了布蘭切特的新片《塔爾》,還有蓋里奇的《盟約》。“我會關注入圍獎項的新片,還有大家都說好的作品,了解最新的審美趨勢。”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電影像一個容器,存儲了他很多記憶。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看過很多露天電影,那時候社區經常組織,一到放映日,早早寫完作業,拿著馬扎出去看。那段時間,他看了很多黑白老電影,至今印象深刻。“我之前還想過嘗試做露天電影的公益放映,涉及到版權的原因,最后沒有落地。”

李現,夏之序曲

李現

考上電影學院的時候,學校的口號已經從“夢開始的地方”,改成了“電影工作者的搖籃”。李現覺得,改得挺好,讓大家不要總做明星夢,而是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熱愛并且投入。他入行的第一部作品,正是文藝片《萬箭穿心》,與演員焦剛、顏丙燕對戲。“起初是慢慢參與、感受,到后來接觸了更多電影項目。電影是我從事演員職業的開始和夢想,它也會一直陪伴我走下去。”

出品:王鋒、李曉娟 / 攝影:REVENLEI 雷文晴驁 / 造型:Evan Feng / 統籌:D.o、漫妮 / 造型執行:8LACKB大黑  / 妝發:大涌 / 美術:FeiFei Li / 制片:關關 / 造型助理:Nicole、晴晴 / 攝影助理:謝淼崴、郭玉坤 / 美術助理:夏提 / 特邀撰稿: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