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為藝術,共享空間。”“ARTOUSE”是“侗藝間”的創立初衷。復合的藝術形態讓展覽空間在構建上豐富了向多行業交融的機會。為城市發展帶來國際文化與藝術的日常交流空間。
Jean-Marie Périer讓-瑪麗·佩里耶/《Karl Lagerfeld, Hambourg,卡爾·拉格斐,漢堡》
侗藝間2F ——12畫廊展區
首個“侗藝間”榮幸進駐了曾為中法友誼做出杰出貢獻的法國前總統(“歐盟憲法之父)Valery Giscard d'Estaing之女于2007年成立的“12畫廊”。作為蜚聲國際的影像重要畫廊,入駐“侗藝間”是其繼歐洲、美洲畫廊后首個位于亞洲正式落地的品牌畫廊:囊括了13個國家,30多位歐洲最頂級的影像藝術家;
Marie Cécile Thijs瑪麗·塞西爾·泰絲/《Horse with the Blue Eyes 藍眼睛的馬》
侗藝間現場嘉賓:荷蘭駐滬總領事總領事 Remco van Wijngaarden
包括Jean-Marie Périer,Giovanni Gastel,Anja Niemi,Mona Kuhn,Marie Cecile Thijs 及 Paolo Ventura等。同時也擁有不少已故攝影大師的經典作品,這其中包括Willy Ronis,Guy Bourdin,William Claxton,Benno Graziani,Luc Fournol等。12畫廊希望:重塑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認知與理念;現今,攝影藝術和其他視覺藝術間的邊界日漸模糊,在新的認知觀念里可以反映出數碼時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創作者:Route 6 Space/kent《迷悟Interzon》,綜合材料Mixed media on canvas
侗藝間1F ——共享展區
與此同時,由旅法歸國的結構藝術家代表KENT所成立的“ROUTE 6 SPACE”也正式開啟與“侗藝間”的藝術之旅。其中國首展“迷悟”INTERZONE:從“迷”到“悟”的距離是深入文化的體驗到個體思考的過程;也是成為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經歷了一個人的法國藝術17世紀:建筑、美術、設計、文學的相互碰撞與結合。在布面丙烯的短時間可塑過程中立體呈現了結構藝術融入進空間和服裝的雙重呈現。
侗藝間現場嘉賓:國際著名舞蹈藝術家Anneliese
Route 6 Space/影像系列作品之一《保護Protection》
ROUTE SIX 新傷痕結構藝術在文化和空間中探尋自我,尋找維納斯和阿瑞斯的力量感與美學的平衡與突破。讓作品的體驗深化情感表達,成為群體與個體的對話紐帶。在本次首展中所呈現的結構服裝設計作品“PROTECTION”也首次進入大眾視野,法式的優雅內斂與線條和結構的新碰撞呈現了更多文學作品中具有的豐富情緒。展覽中ROUTE SIX 與紐約現代舞藝術家SLATE舞蹈的創始人Anneliese合作,跨界呈現的影像作品和微電影是結構藝術家透過鏡頭和舞蹈語言表述著自我探尋和對話的過程。ROUTE SIX真正達到了跨越行業設計融合藝術創作的理念,讓空間成為發生更多想法和創新的造物地。
侗藝間3F——Route 6 Space展區
侗藝間3F——Route 6 Space展區
“侗藝間”將不同國家的優秀藝術機構聯合,共建“藝術共享生態”。繼法國館成立后,陸續登陸上海的海外藝術機構地區還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美國等。己望文化管理不斷探索藝術的發展未來,希望回饋大眾優秀的藝術創作及國際的文化平臺,并每月呈現不同的展出內容。如果您也身為“藝術人”,歡迎您加入“侗藝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