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除了演員身份,王嘉與不少世界級的國際組織合作,就很具體的問題推動公益事業。他說自己愿意接受這樣的任務:“我享受做公益,說大一點是為人類的共同福祉做微薄的貢獻;在微觀上,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也能拓寬眼界、增長知識、接觸不同的人生和世界,幫助我心靈成長,我相信對我演員的職業也是有幫助的。”

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王嘉

4月,王嘉剛剛結束非洲之行。他受RBM Partnership to End Malaria“全球抗擊瘧疾聯盟”,總部設在巴黎的全球最大的抗瘧疾聯盟組織)和贊比亞衛生部的邀請,在贊比亞瘧疾疫區進行實地考察,走訪了國家級、省、市、區的衛生部門、邊境防疫站、民間診所和中國援建醫院,呼吁在全球范圍內采取行動加強對瘧疾的防治,了解并傳播中國在幫助非洲國家根除瘧疾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以及早日實現全球零瘧疾的重要目標。他在互聯網發起的“零瘧疾從我開始”的話題在短短幾天內閱讀量近6 億,所有關聯話題總閱讀量破8 億,成為新媒體歷史上在瘧疾防治方面規模最大的宣傳。這也是中國明星第一次深入非洲瘧疾疫區,協調全球資源進行瘧疾的防治宣傳工作。

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王嘉

走進非洲的瘧疾疫區

非洲神秘原始,給了王嘉很多震撼心靈的體驗。

“進入非洲內陸不容易,飛機行程漫長,我們先去南非然后轉機贊比亞,飛了20 多個小時。到了當地以后也是每天都在飛,通常是早晨4 點多起飛,機型是那種很小的帶螺旋槳的小飛機,而不是噴氣式客機;機場也不大,飛機就是停在候機樓邊,下了飛機走個二三十步就進入到大廳取行李,經常走出候機樓才被告知走過了。贊比亞主要城市的基礎建設比想象中好,但還是兩極分化嚴重,目光所及,你能看到十分開揚的城市景觀,但汽車等交通工具并不算多,自行車也很少,路上見到當地人,都是頂著東西用腳在走。可我又感覺這是個幸福感挺強的國家,每個人都是外向型人格,臉上掛著笑容,見到中國人都主動打招呼,很多人還會用中文說你好。”

為什么會選擇來到非洲的贊比亞?通過在非洲不停“聽報告、看現場工作”,王嘉已經相當熟知自己的工作了,他開口就向我們科普:截止到2017 年,全球估計有2.19 億人患瘧疾,其中92%都發生在非洲,主要就是通過受感染蚊子的叮咬傳播。瘧疾的癥狀包括發燒、頭痛和嘔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 天發病。如果不治療,瘧疾可能中斷對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從而迅速威脅生命。“但是請記住,瘧疾可以有效防治。”王嘉加重了語氣,這也是他工作的意義所在,“試想一種致命的疾病,如果可以通過簡單的防治措施和提高治療意識就能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那么針對這種疾病的宣傳是不是意義更大?積極治療,積極防護,這個疾病可以被徹底消除。之前非洲當地人曾把感染瘧疾和艾滋病當成神的旨意,不去治,這也是造成瘧疾在非洲肆虐的原因之一。”

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王嘉

現在的中國青年一代,特別是大城市里的青年人,對瘧疾這種疾病已經相當陌生了,我們問他有沒有見到感染瘧疾的患者,去之前是不是有點恐懼?他說:“其實并沒有,我們第一站就是探訪贊比亞地方領導人的駐地,當地人還住在茅草搭建的棚子里,接待我們的酋長本人就感染過好幾次瘧疾。在盧薩卡附近的中國援建贊比亞的醫院里,我還見到援非十五年的中國醫生,在贊比亞呆了這么久,我真是由衷欽佩他們這么多年來為當地人民的健康作出的貢獻。院長帶我參觀時,突然提到:這里有個感染了瘧疾的中國工作人員,要不要看望一下?他的口氣輕松得就像介紹一個感冒患者,我從窗戶望進去,看到那個年輕的中國同胞,正抱著垃圾桶嘔吐,嘔吐就是瘧疾的癥狀,醫生說再治療一周他就可以出院了。所以瘧疾只要及時治療,不會有生命危險,這是世界上少數通過改變意識就能極大降低致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宣傳的意義太大了。”

在非洲行程中,其實他和同行工作人員也有被蚊子叮咬到,大家都盡量穿長褲了,但是腳踝那樣的地方,還是防不勝防,“奇特的是,只有黃昏和晚上的蚊子才更容易咬人,傳播病毒,所以防治措施就是推廣使用經過特殊殺蟲劑處理的蚊帳。我打開蚊帳摸過,和我們日常使用的柔軟蚊帳不一樣,經過殺蟲劑處理的蚊帳聞著有點刺鼻,摸著挺堅韌。在過去五年中,贊比亞政府已經分發了600 多萬頂由長效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噴灑藥物的范圍也不斷拓寬,2012 年已經覆蓋到全國范圍。”

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王嘉

做公益最大的收獲是懂得感恩

每次公益活動都有非凡的意義。2017年12 月刊我們曾采訪過王嘉、易烊千璽、關曉彤、吳牧野,他們參與了“帶你一起看世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活動,帶著幾位因為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學生登上了瑞士少女峰;2018 年,王嘉又帶著20 多位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到了紐約參觀聯合國總部;這次非洲之行后他回到國內,發起了“零瘧疾從我開始”的話題,最終閱讀量這么大,吸引那么多人參與,遠遠超出他的預料,他覺得這不單單是粉絲之力,而是因為盡管中國在對抗瘧疾方面已經付出了很大努力,但還未曾有藝人參與過此類深入的探訪的活動,公眾很好奇,大家也希望了解瘧疾以及防治措施。他告訴我們:“從2017 年起,中國已經開始了無本地發生瘧疾的記錄,如果連續三年都是零瘧疾,那么到2020 年,我們有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為全面消除瘧疾國家。這不僅是對中國,對全人類也是一件大事。為了這個目標,每個人都應該‘零瘧疾從我做起’”。

說到做公益之后的變化,他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感恩:“越來越多公益組織找到我,我感到榮幸的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說大一點是為人類的共同福祉能盡一些綿薄之力;在微觀層面,對自己來說也是拓寬眼界、增長知識、幫助我心靈成長。你問怎么個成長法?就是在你生活得如此安逸和幸福的時候,還能看到別人的生活,看到很多人還在疾病和困苦中,你能用點滴力量幫助別人,這點特別好,這種幫助是可以在公眾間傳遞的。做公益越久,我越感慨國家強大、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對每個人的影響。我感謝這個時代。”

至于為什么能被選中,作為軍藝畢業生,他覺得自己形象比較像軍人,給人安全感和信賴感,這是一個好的緣起;經過一些積累,也逐漸開始把公益變成自己事業一部分的時候,自己的公益形象就更具體,也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動找過來,商討做重要的事。王嘉對提攜幫助過他的人很感恩:“我的幸運在于選擇了跟我價值觀一致的工作伙伴,他們跟我一樣愿意做公益,才能一直持續做下去。他們跟我的審美也一致,這讓我在選擇角色的時候可以避免重復,在選擇影視作品的時候不簡單屈從于一時的流行,而更多地思考創作價值以及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和團隊的共同目標是出好作品、爭取創造經典。”

這就說到了他的演藝作品,他今年還有一部電影《三色鐲:破迷重生》將會上映(原名《中國公主圖蘭朵》,不再是歌劇,而是電影),王嘉介紹這部戲吸引他的兩個地方:第一是古裝,他在其中扮演一位東南亞的王子,“大家期待我的造型吧,風格很特別,我還特意美黑了。我喜歡挑戰各種不一樣的角色,只想演帥帥的角色,那不是專業演員該做的事”,他笑著眨眨眼,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第二是打戲,“這個角色是個心懷大愛的人,開始帶著復仇之心,后來放下仇恨實現更大的公義。打戲拍得很辛苦,為了畫面的質量,力求每個動作都完美,正式開拍之前還特地訓練了兩個月,這位東南亞的王子有自己特殊的兵器,彎角刀,很特別,弄不好會傷了自己,如果現實生活中我肯定不會選這個兵器。”

王嘉 | 與時代共脈搏

王嘉

Q&A:

那非洲之行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王嘉:這次非洲之行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非洲,我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抗瘧疾的決心,贊比亞人的熱情好客和積極樂觀,還有就是相比之下覺得中國太強大了,看到了祖國勇于擔當的大國胸懷,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到世界上更多的人。

做公益之后,你對什么樣的人更加心生佩服?

王嘉:第一線的工作者還有給人們帶來福音的科學家。沒想到中國也經歷過瘧疾病例從3000萬例到40例的艱難歷程,農村水塘里蚊蟲滋生,疾病控制機構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降低了瘧疾的發病率,這對人民健康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穩定都有很大的影響。還有我也格外佩服我們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她發現了青蒿素。據說2017 年中國為非洲500 萬人提供抗瘧藥物青蒿素。我們在協助非洲人民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所以深得當地人的尊重。

作為公眾健康領域的公益人,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

王嘉:我其實很佛系,早晨起來喝茶、看書,下午健身2 小時,主要是器械加有氧,我以塑形為主,畢竟要演戲,舉鐵太多了很多衣服就穿不進去了。還有我吃素,有人問吃素還能練出來肌肉啊?我想說只要豆、蛋、奶攝取豐富就沒問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次非洲之行,我發現非洲的素食環境很好,品種也豐富。最后建議大家盡量不碰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