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荔枝、懶懶
你或許在街頭見過她們,也可能在社交平臺刷到她們:姿態瀟灑,動作流暢,風格各異卻同樣自信。她們不只大方漂亮,更清楚自己是誰,想要怎樣生活——所以眼神明亮,腳步輕盈。
一次次摔倒又站起來的滑板女孩,在風中穩住核心,在生活掌握節奏。對她們來說,滑行不是表演,而是日常的節拍器:胡月曾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如今以運動為引進入心流;荔枝在林間坡道打磨理性和勇氣,品嘗控制之下的速度極致;懶懶滑過青春的10年,將“隨性、佛系、不怕摔”的快樂能量發送到更遠的生命電臺。
經歷著不同人生的女孩們,仿佛都把滑板作為一種“后天選擇的身體器官”,并憑借著這種貼地而行的觸感,充足地體驗著風里每一刻的色彩。
胡月——陸沖少女的自定義人生
“站到板上的時候,反而覺得自己像是又重新長出了雙腿。那種掌控感讓我覺得,我和小時候健全的自己,重新連接上了。”
胡月
胡月2025:穩定、強大、持續開發中。
我們習慣說“成長是版本迭代”,但對胡月來說,這不是一句情緒雞湯,而是一段肉身之上的真實進化。2008年因地震截肢,她來時的路,伴隨著他人不可見的隱蔽灼燒。而2025版的她,不只可以用假肢上山下海,更升級出了一整套自洽的人生系統。她親手寫了人生的補丁代碼,刪掉自卑、增加運動屬性、外接“陽光”“社恐抵抗力”“自媒體感知”……
胡月
Q&A:
從“覺醒”到“改變”,你是怎么一步步走來的?
胡月:大學時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和我一樣小腿截肢的女生逛街,那時我覺得:“她好勇敢。”2022年冬殘奧會上,我認識了無腿登珠峰的夏伯渝老師,也被各國殘疾運動員的拼勁鼓舞了。之后我開始嘗試:拆掉海綿假肢外殼,用3D打印重新設計。慢慢地,在改造身體的過程中,我的心態也悄悄變得更松弛、更坦然,也更愿意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我。
所以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理想中的樣子嗎?
胡月: 是的。我現在做自媒體,雖然也有焦慮,但我覺得我的生活方式是我想要的:自給自足,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做什么就去做,我很舒心。比起一夜爆改,她的版本更像一次次冷啟動:每一次面對鏡子、每一次設計假肢、每一次在街頭亮相,都是胡月對這個世界說:“我不完美,但我很好。”這是少女的滑板支線任務升級史,也是她親手給自己編寫的“勇氣說明書”。彩色的風里,她本人就是最高飽和度不想被固定成哪種風格,胡月期待著任何可能——結果是她穿出了滿身多巴胺氣場。關于穿搭這塊生活調色板,多變顏色就像她性格中那一點“活潑的叛逆”,永遠不會消失。
胡月
你身上的陽光和堅忍,是天生的嗎?低電量狀態怎么給自己充電?
胡月: 算是天生的。我12歲做截肢手術時,因為醫藥短缺,是局麻,等于全程清醒。但我竟然沒掉過一滴淚,直到聽說好朋友去世,才第一次哭。現在回想,我都覺得小時候的我很了不起。當然我也有低谷,也會emo。遇到情緒低電的時候,我會出去旅行,去感受新鮮的人和事,或者學點新技能。這些體驗能充實我,也能讓我重新開心起來。
滑板和穿搭是不是也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
胡月:有的。我從大學開始是玩滑板,到現在做戶外自媒體,玩滑板時滑板風格更休閑運動一點兒。我喜歡嘗試不同的運動和造型。色彩上我很喜歡明亮的、飽和度高的,多巴胺穿搭讓我覺得開心,自己也更有活力。
胡月
胡月沒有告訴你“要積極”,她只是用行動證明,生活可以很難,但自己可以很強。今天粉橘明黃,明天電光藍加銀,她可以是任何她喜歡的樣子:無限翻新的風格,是她對生活敏銳感知的高調表達。
胡月
日落是燈牌,地面是跑道,出發不需要理由
她不需要炫技場館,也不用等哪個城市“滑板自由”,走到哪兒就帶塊板滑到哪兒,只要有對這個世界的新鮮感和探索欲就好。那些隨性的陸沖地標,串聯起她自在呼吸的地圖。
Q&A:
你最喜歡在哪些時間和場地滑板?什么樣的環境感覺最舒服?
胡月: 季節上春秋最好,不冷不熱。一天之中我最愛傍晚,滑著滑著能看到夕陽的話,感覺特別好。比如大理洱海邊、成都興隆湖這些有水的地方我都喜歡,空氣濕潤,人不多。川西也不錯,車少、景色好,還有我經常和朋友刷街的老成都,邊滑邊喝咖啡,很松弛。
她說自己喜歡一切能“讓人專注”的運動——滑板、騎行、攀冰……身體被風推著前行,心卻定格在下一腳要踩哪里、下一秒要落在哪里。“少年心氣是不可再生之物”,所以她格外珍惜每一次當下的自由與鮮活,并且未來也要繼續閃閃發光,熱氣騰騰地活著。
荔枝——坡道上飛馳閃過的甜酷力量
和地心引力共舞,卻不迷于刺激失去方向。速降對于荔枝,不是冒險游戲,而是勇氣和理性交織的長期主義寶藏愛好。
荔枝
在速度“拉滿”里自我突破
“速降不是沖坡,而是一次次對自己速度極限的精細控制。”荔枝清楚地知道,爽感的背后必須是不斷提升的技術和理智的判斷。
Q&A:
最早是怎么入坑速降的?
荔枝: 最早是2022年冬天玩雪,夏天跟雪友開始玩陸沖。陸沖上手快,但很難“姿勢漂亮”。速降是2024年開始玩的,這種感覺有點像在滑粉雪,自由得不得了,就一直玩到現在。北京玩速降的人其實不多,比較活躍的大概也就二十多個人,練習場地也很有限,都是靠朋友帶著慢慢練的。
速降有沒有帶給你新的“身體感”?
荔枝: 有的,比如戴著頭盔時鏡片打開會覺得很快,放下來就更容易專注于腳下,身體也更放松了。還有專門抗風阻的速降皮衣,穿上后我會有明顯的提速感覺。
荔枝
從陸沖的街頭弧線,到速降的山路風聲,荔枝不是在找“更快”,而是在追求更強的身體掌控感。速度和技巧,是她持續突破的理由,而不只是旁人眼中的“帥”。“最上癮的不是速度,而是技能突破的那一刻。”荔枝說。當滑板在時速60km中壓彎、減速、過彎時,現在的她更關注動作和時機的準確和嫻熟。
身體與速度的理性對話
熱血不是魯莽,荔枝對速度始終保持謹慎和理性。作為高風險運動,速降對安全的要求遠超大多數人想象。從封閉的速降頭盔、厚重皮衣、火石滑塊手套,到“看不見的”軟護具、隨身攜帶的急救包,每一個細節都意味著:再刺激的體驗,也不值得冒一次不可逆的風險。
“我不是裝備黨,而且作為小眾運動,速降的裝備選擇其實不多。”荔枝說。但她知道什么是必需的。頭盔一定要選最安全的,滑板的板、橋、輪可以聽專業老玩家推薦;手套上的火石滑塊不只能“一路火花帶閃電”,首先是精準控制的減速裝備。對她來說,“好看”和“安全”從不沖突,只是排序有先后。
“我們會選擇封閉路段,隨時同步路況,也不會跟太多人一起跑,板子一掉就立刻沖去追,避免撞到前面的人。”速降也是一場對自我、對隊友負責任的共同體協作。“熱身、裝備、節奏、責任感,缺一不可。”荔枝說,“你想一直玩,就得一直安全。”
荔枝
Be Real|沉浸才是真自由
Q&A:
你最享受速降的哪個瞬間?
荔枝: 我喜歡那種壓彎時戴著頭盔、聽不到雜音,只有風在耳邊呼嘯的感覺。動作做順的時候,特別專注,完全沒有雜念的沉浸感。
在速降的世界里,裝備已就位、線路已熟悉、技巧也逐漸成型,真正打動荔枝的,往往是身體、滑板與道路三者合一的時刻:“那個狀態下,只有我和腳下的板。”她說。每一次上山、每一條新路,都像一次身體與心智的校準。先用最穩的動作Coleman剎車試跑10遍,然后逐漸減少操作、提速至極限。這不是炫技,是純粹專注的當下。
不急于完成某個動作,荔枝更在意自己節奏下的突破。在這條安靜又激烈的路上,她塑造荔枝味兒的速降質感:速度之外,是內心的堅定和平靜。
懶懶——長板是青春不過期的糖
ENFP、佛系節奏、十年長板dancing滑手。從初中起,懶懶就用滑板為人生調速——摔了不怕,玩著就好。她不追求高難度動作的復制,也不在意視頻是不是完美,只在意滑起來那一刻,有沒有開心、放松、輕快自在。
懶懶
當初就是不太想走路
從雙翹到長板,從初中滑到現在,快十年,懶懶去哪兒都帶著板,“哪怕去新疆旅游,我也會把板子帶上,不管去哪兒,我都最先想知道那地方能不能滑。”她笑著說。
Q&A:
“滑板”在你這些年生活里是什么位置?
懶懶: 我從一開始學滑板就是為了不走路!2016年入門玩的是雙翹,因為我喜歡柯南嘛。初中那會兒上晚自習,我不想寫作業,就會讓爺爺帶上滑板來接我,他把書包背回去,我先出去滑會兒再回家(笑)。
你或許看過懶懶的視頻,陽光下的她像森林里的小精靈,節奏快又很輕盈。“我風格就是偏跳躍、輕快的那種,看起來比較活潑。”長板dancing看起來簡單,其實入門門檻不低。其中最難的不是動作,而是保持chill& relax的心態——因為它不像滑板,某個動作做成了就是做成了,dancing沒有固定的打分標準,所以最重要的是個人風格,其實就是自然狀態下的自我呈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會跟學生說:你可以喜歡我的動作,但沒必要模仿我的風格。其實熟練到放松之后,自然會看到獨一無二的自己。”
懶懶
開心上課,練習別急
懶懶的課,第一件事就是練“正反腳滑行”。“你會走了,才能慢慢跑。腳踩不住、重心不穩,后面全是空談。小baby得先學爬,才能走得好、再跑得帥。”
Q&A:
當教練后,你最希望學生從你這兒學會什么?
懶懶: 放松的心態和練習別著急。特別是很多人網上大神的視頻看多了,想跳過基礎直接上花活兒,結果越練越卡。第一步一定要靜下心來打好基礎。
懶懶早期練習時,壓根沒有教學視頻,都是“看人怎么玩,就跟著學”,一兩個月出一招已經很牛了;但就是從前的“慢”,讓懶懶的正反腳都能在板上站穩,然后才有了現在輕盈跳躍的她。
當初的滑板少女,現在已經是有很多小學員的懶懶教練。一些從0基礎跟她學到現在,已經能跳能轉,有模有樣。有人一眼就認出:“這肯定是懶懶教的”,懶懶幸福到爆:“那種養成系的感覺太快樂了!”
懶懶
放松點,快樂本身就是最強風格
懶懶會摔,也怕疼,但她知道什么叫“可控的練習”。“我會下意識保護自己,不硬上。找面積大、地面干凈的場地,學新招的時候穿方便的衣服。”
她不會強迫自己炫技,更不會逼學生“出活兒”。“大家只要會滑了,吹吹風,就挺開心的。”懶懶最享受的滑行狀態,是“晚上在江邊,踩上板那一刻,風一吹,什么都不用想”。
Q&A:
你給自己的滑板人生設過終點嗎?
懶懶: 肯定沒有,我就是走哪兒滑哪兒。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從小會“川劇變臉”。唯二確定的是,我一定會繼續滑板,并且肯定不會循規蹈矩地生活。
她也承認自己情緒來得快,但也去得快。“今天emo了,睡一覺明天就好了。什么事一會兒再說。”總是快樂的她,其實也會對各種情緒敏銳感知,但她不抵抗壞感受的到來,任由它們經過,然后跟著困意滑出身體。
懶懶不追趕別人的速度,也不苛求自己的節奏;從不給未來設限,但是有屬于她的篤定
——不是成為誰,而是一直做自己:保持輕松心態,吃飯辣椒加滿,以及可以隨時轉身跳上板。
編輯=劉海倫、攝影=琉小淘+張皓宸 ShakingX、撰文=沚蘩、妝發=一玲+周思+余爽、造型=方晶晶、后期=小鐘、燈光=白菜、助理=王春敏、特別鳴謝=北京花與愛麗絲攝影+北京女子陸地沖浪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