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涵之
接觸冥想的契機始于2023年籌備仙俠劇《仙臺有樹》期間,此后向涵之經(jīng)歷了從放下本我、身心投入角色,到抽離角色后漸漸養(yǎng)成以冥想觀湖、以《周易》悟道、以親近大自然接通天地元氣的好習(xí)慣。這些樸素而積極的道理,讓她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向涵之
甜美在左,治愈在右
近來北京連日高溫,我們在一個晨光明媚的周五早上見到了向涵之。她上身著白色T恤,下身搭配黑白格子棉麻休閑褲,笑意溫軟如初夏梔子。攝影棚外,幾大盆梔子花正沐浴在陽光下;棚內(nèi),大束鮮切梔子浸泡水中,滿屋飄香,長勢喜人。來回路過,大家都看在眼里,便不自覺地聊了起來。
梔子花不僅擁有潔白無瑕的花色、撲面而來的裊裊濃香,還以性寒味苦的瀉火療效為人所稱道。談及外界以“梔子花”比喻她甜美與治愈兼具的氣質(zhì),向涵之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是一個很容易被治愈的人,看到別人快樂,我內(nèi)心也被治愈著,我很希望身邊的人都活在一種很幸福很樂觀的狀態(tài)里。
向涵之
好似“甜美”是天賦,“治愈”是修行,投射到過往角色里,向涵之提名《仙臺有樹》里的薛冉冉“最甜美”,尚未與觀眾見面的《大生意人》里的白依梅“最治愈”。作為懵懂的小仙徒,前者如梔子含露,是天生的逐光者,吸足太陽能量后釀成骨子里的甜,勇敢地活出了熾熱的一世人生。后者則在溫柔外表下更顯向下扎根的堅韌女性力量——在封建桎梏、西方列強侵略、家族存亡與性別束縛中劈出一條生路——表象之柔兼?zhèn)鋬?nèi)核之剛,如一劑猛藥治沉疴,堪稱擁有頂級治愈力。
向涵之
在角色里修行
剛剛北上內(nèi)蒙古來了趟赤峰“大壯游”,眼前的向涵之仍顯得意猶未盡。她親自制定行程、尋找美食,沖進草原宛若躍入Windows桌面,再次與駿馬親密接觸竟有了和老朋友重逢的感覺……她樂于分享旅行中的點滴細節(jié)和快樂,這一過程儼然也是另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
但用演員視角體驗人生,則全然是另一番光景。向涵之回望來時路,坦言最難忘的一次前序經(jīng)歷還屬《仙臺有樹》。那是她首次出演仙俠劇題材,為了貼近、詮釋好劇中跨越兩世的兩個角色,也為了不讓閱片量豐富的仙俠劇觀眾出戲,她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苦修。
從武藝高強、心懷大義的女仙尊沐清歌,到溫順乖巧、懵懂可愛的小徒弟薛冉冉,這是向涵之首次挑戰(zhàn)一人分飾兩角。貴為西山派掌門,第一世的沐清歌是個修仙奇才,鑒于此,她遵循仙界“出世”思想,盡可能地過上了“隔絕俗世”的生活。向涵之每天將手機使用時間嚴(yán)格控制在30分鐘以內(nèi),戒斷社交網(wǎng)絡(luò)后,時間重新變得稠密,向內(nèi)求的聲音也隨之清晰起來。“那段時間早上起床我先打坐、喝茶、看書,中午做飯吃飯,下午運動、看書,晚上可能練練字,再玩一會兒,偶爾看看消息回復(fù)一下,然后馬上入睡。”
向涵之
向涵之直言自己是一個很需要相信的人,“相信自己有靈力”的信念感是通過打坐逐步建立起來的,其秘訣無外乎在打坐的過程中感知周圍的空間,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請教了幾位拍過仙俠劇的朋友,他們都說這是一種對空間的感知力,你要想象自己身體里的氣和能量能夠貫穿整個房間,這樣你就對這個房間有掌控力,就可以控制自己想控制的一切。”連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蒼蘭訣》《射雕英雄傳》等不同劇集,并在B站觀看了大量經(jīng)典剪輯視頻后,她對施展法力的肢體語言有了突然開竅的感覺。
“那段時間睡前不能玩手機,我只要閉上眼睛,眼前就會閃過一些畫面,可能是一些圖像,關(guān)于生命的,關(guān)于樹的、種子的、綠色的,自己也在家里養(yǎng)了些植物;那段時間也一直在親近大自然,沒事就去爬山,感受生命的力量;也會時常盯著我家貓看,發(fā)現(xiàn)它們的眼睛非常純粹、非常真摯。冥想的時候我會控制自己的氣息保持平穩(wěn),照著氣功書學(xué)習(xí)如何打通自己的大周天小周天。雖然現(xiàn)在還沒能打通這些東西,但是會努力感受自己的循環(huán)。因為在劇本里呈現(xiàn)過,我還看了些關(guān)于《周易》和八卦的內(nèi)容,研究了宇宙、自然和人事的能量流動,甚至研究了自己家的風(fēng)水方位。(笑)”
向涵之
可以想見,之于彼時21歲的向涵之,《仙臺有樹》的創(chuàng)作是一段囿于拍攝強度、時間跨度和分飾兩角的表演復(fù)雜度的苦行僧式旅程,她卻與我們分享了一個壓力之下直抵“心流”時刻的經(jīng)歷。“演著演著,我發(fā)現(xiàn)自己演某些戲時,會進入一種非常專注的狀態(tài),就是我沒有任何想法,沒在想臺詞,也沒有想我接下來要進入某種情緒了、要做什么動作了,都沒有,就只是在生活,在經(jīng)歷這一刻,我就是她。當(dāng)我意識到這一切后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很開心,我不會在乎我在鏡頭前要找哪個角度或怎么樣,只是活在那一刻,這就叫‘心流時刻’吧。”
所謂“心流”,是指人的意識得以從主觀、紛雜的思維中抽離,更專注和沉浸在當(dāng)下事情上的一種體驗。心流體驗最大的感受是忘卻了時間,當(dāng)你從焦慮情緒中跳出時,有很多東西會被整合,人的潛力也會隨之被開發(fā)出來——從手機依賴到靜觀湖影,從擁抱山野到習(xí)武修煉,向涵之的蛻變清晰可見,于角色內(nèi)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向涵之
白日焰火,人生一瞬
本期的主題是“白日焰火”,字面上的意思是“白天的煙花”。向涵之對這個詞有著自己的解讀:“呈現(xiàn)焰火最完美的狀態(tài)應(yīng)該是在漆黑的夜里,或者是在相對較暗的環(huán)境下才能夠完整地看到它。‘白日焰火’會有一種遺憾的感覺,好可惜,沒能看到它最美的時候,但是它綻放了也是一個很好的能量和狀態(tài)。”
焰火的瞬間美麗,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捷克作家古斯塔夫·雅諾施整理成書的《卡夫卡談話錄》里的名句:人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幾小時,而只活幾個瞬間。在塵世庸常里,等待,只為了那幾秒的綻放,如何才稱得上“人生一瞬”呢?向涵之的答案既不是體驗高空跳傘時的驚險一瞬,也不是某個角色的高光時刻,而是一張家族的永恒切片:“雖然我小時候只有在暑假能跟姥姥姥爺待在一起,但與他們感情很深。跟他們在一起的某些時刻會讓我感覺非常浪漫,我想象著我有一個相機,然后‘咔嚓’這么照一張,把這一刻永遠地留在我的記憶里。我記得上一次眼前出現(xiàn)這一刻的時候,好像是個秋天臨近日落的時候,我跟姥姥姥爺牽著手走在一個很溫柔的鋪滿黃色落葉的大道上,我媽媽當(dāng)時也在身邊,整個場景非常‘電影’,我覺得特別幸福,一定要留下這一刻!”
向涵之
新劇《定風(fēng)波》即將開播,向涵之在其中挑戰(zhàn)了神捕營第一女捕快鐘雪漫這一角色。該角色打破了傳統(tǒng)懸疑劇中女性角色工具化或情感附庸的刻板印象,以專業(yè)知識、縝密邏輯、協(xié)作智慧及獨立人格等成為推動劇情的核心引擎。
“鐘雪漫的父親是一個很知名的捕快,她的偶像是父親,長大以后也想要成為一個像她父親那樣的人。因為在神捕營里長大,從小習(xí)武,所以她并沒有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柔弱的女子。我覺得習(xí)武之人身上都有一股韌性,無論是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的生理極限還是具備毅力,總之遇到事情、遇到極限的時候,不會想著我要休息一會兒,我再等一會兒之類的。她不會拖延,而是不斷地把自己往前推,是這樣一種感覺。”
向涵之
時年23歲卻已出道七年,向涵之深知跟角色相遇是一種緣份,絕不能枉費,卻也依舊在和“表演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這件事做思想斗爭。前段時間她嘗試體驗了一節(jié)攀巖課,她挺喜歡也挺擅長,一步步向上爬、征服巖點最終登頂。那是一種鐘雪漫式的推背感帶來的快樂——就好比做一名演員,她還做不到手拿把掐、信手拈來,但經(jīng)歷得多了,內(nèi)心更淡定了一點,能擺平了,成熟了,能享受其中了——找到了快樂的動力,很珍貴。
梔子花期正盛,而她已走向更曠野的山丘。
出品:李曉娟 / 監(jiān)制:滕雪菲 / 策劃:Mogu.X蘑菇仙 / 攝影:詹宜霖 / 撰文:惠智茹 / 化妝:李沅鎂(NAN BEAUTY) / 發(fā)型:李春宇(HUATIANQI BEAUTY) / 造型:Jingjing精京 / 化妝助理:智慧 / 造型助理:小也 / 策劃助理:潘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