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 這里陽光燦爛!

作者:曉東  圖/曉東 Orange county
導語:芝加哥寒冷的冬日,沒心情在街上駐足,踢著雪花跑進千禧酒店大堂,等待著暖氣讓自己從僵硬狀態中蘇醒過來。上世紀那些黑幫老大一定不是因為藍調音樂和湖區的沙灘才喜歡住在這家酒店里的。好吧,我得承認,美國人,不對,應該是千禧酒店的暖氣真不錯,它讓我從冰點回到了春天??墒?,我還是決定離開芝加哥,前往那個陽光燦爛的南加利福尼亞。
南加州 這里陽光燦爛!

新港海灘的落日

新港 海豚家園

  好像有先見之明,我在芝加哥最冷的冬天到來之前將自己轉移到了溫暖的西海岸。飛機上開始有人脫衣服,就好像去熱帶度假一樣。鄰座是一對老夫婦,她們友好地與我分享一袋堅果。老婦人問我,你去哪里?我說,橘郡。她很高興地說,我們也是去那里,通常過完白色圣誕節他們就要離開芝加哥,這里太冷了,這樣的冬日旅途已經堅持了近二十年。老婦人的話語中摻進了甜蜜、驕傲和美好。早先聽久居美國的朋友說過,他乘飛機時與人寒暄,當問及來自哪里時,橘郡的居民一定會帶著自豪的語氣告訴你他的家鄉。這種優越感和自信在美國這片土地上似乎對橘郡人來說格外明顯。當然,朋友的話有些夸張的成分,但橘郡人的驕傲確實存在,他們就像是獨立于美利堅和加利佛尼亞州之外的自由領地一樣充滿自信和優越。
  新港海灘(New port beach) 是我的第一站,這座由數個島嶼連接組合而成的海岸城市并非我之前想象中那樣。本以為這里會如同海南島一樣高樓遍布、酒店林立的景象,來時才發現完全不是。
  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較為節制,海灘、樹林、港口、社區和消費場所安排得非常合理。雖然占盡天時地利,但并沒有肆無忌憚地去作弄每一寸土地。之前東部時間里的那種被調快的節奏在此刻放慢下來,開始符合加利佛尼亞的尺度。
  我在白海豚號上,這條船載著我從新港碼頭出發,一路經過私人碼頭林立的港口社區前往距離海岸十幾英里的海域去看海豚。這不是什么新鮮事,在亞洲、澳洲的許多海豚出沒區域都會有相似的旅游項目??蛇@次不太一樣,一同前往的還有新港市和與其相鄰拉古娜(Laguna beach) 的海豚、海豹保護組織的志愿者們。因為和他們一起同行,讓我了解到許多和這些海洋生物有關的故事。
  婕西是保護組織的負責人之一,她告訴我,保護組織是由當地居民自發建立的民間組織,成員大多是本地居民。主要工作不只是保護海豚、海豹這些每天都能在橘郡海岸看到的動物。還有鯨魚、本地鳥類等等落難野生動物的營救和保護。
  數年前,出海的本地居民發現在離海岸不遠的地方有一頭鯨魚焦躁不安地繞圈游動時,向該組織發出救援信號。救援隊趕到后發現,原來是一頭小鯨魚被漁網纏繞,在它掙脫的過程中,漁網割傷了魚鰭。發炎和不斷的掙扎導致小鯨魚精疲力竭,正常浮出水面呼吸也變成了難事。在他們施救的過程中,電視臺也出動報道團隊,小鯨魚的命運一下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事情。每天來自各地的問候和捐助絡繹不絕。事情并非像想象中那樣完美,最后它未能存活下來。但這件事對新港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該組織也開始完善自身,現在他們在岸上有自己的救助基地和培訓中心。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專業。
  婕西指著那些躺在私人碼頭上的海豹說,它們和你在海岸邊看到的那些斑海豹不同,屬于不同的品種。這些家伙要懶惰許多,它們不太喜歡游泳和玩耍,只喜歡每天躺在碼頭上曬太陽。當地居民早已學會如何與這些慵懶的鄰居們一同生活在這里,每天就像住在海洋館里。
南加州 這里陽光燦爛!

克魯茲在他的調料店里。除去客人自己選購,他還會根據客人準備烹飪的食物加以推薦適合的調味料。

  塔米克拉 時間的味道
  山丘阻擋了太平洋吹來的海風,就像是法國南部蒙彼利埃一樣,讓這里成為適宜葡萄成長的地方。因為來的季節不太合適,沒有看到滿架的葡萄,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些碩果累累的橙子樹。
  這樣的景象恰好符合了“橘郡”名字的來由,在加州干燥的冬季,綠色和橙色成了酒鄉山谷最可愛的標志。塔米克拉(Temecula valley)老鎮上有一家舊貨店,這家店就像是一座小型的生活博物館,從早期歐洲移民來時所用的銀質餐具,到上個世紀出現在美國家庭中的流行器物,乃至二戰時美軍的勛章、電影海報、黑膠碟、玩具、車牌、首飾、農場工具等幾乎無奇不有地裝滿了幾個大房間。朋友林先生說,來這家店的客人不只是前往此地旅游、購買紅酒的人,還有從高速路上下來特地來此轉一下的過路客人。有些人還可以將自家的“寶貝”,拿來這里賣給店主人或與主人交換,開放的方式讓這家店名氣遠揚。
  在我看來,更有趣的應該是克魯茲夫婦。這是一家在老鎮上很不起眼的調料店,若不是透過櫥窗看到里面五顏六色的調料瓶子,我險些與它擦肩而過。16 年前,克魯茲在芝加哥的一間食品超市的調料區與他的妻子瑪麗相遇,后來瑪麗居然像愛上烹飪和調味料一樣地愛上了他,并和克魯茲跑到這里開起這家店鋪。
  調味料小店承載了克魯茲夫婦最終極的夢想,他們的夢想如此樸素,又如此五味雜陳,充滿了童話色彩。小店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種調料,法國的迷迭香和百里香、土耳其的苦艾草、西班牙的榛子粉、印度紅咖喱、中國的八角和陳皮、日本的海苔粉等等,還有太多我叫不上名字,根本就沒有見過或從來就沒聽說過的。若是讓克魯茲來給你介紹,他就像打開了故事匣子一樣滔滔不覺地無法停下來。克魯茲說,這些調味料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我前往過許多它們的家鄉(產區),親自看它們怎么生長、怎么被加工,人們怎么用它們烹飪自己的食物。在這樣一個小地方,用自己十幾年做一家小店。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這就是克魯茲夫婦的夢想,在小鎮上還有許多這樣的人和事。做橄欖油的小店、提煉薰衣草和各種香料的小作坊主。
南加州 這里陽光燦爛!

棕櫚泉公園游覽時游客可以乘坐越野車體驗西部曠野景觀。

  棕櫚泉 印第安的土地
  從塔米克拉老鎮進入戈壁沙漠行車不過1個多小時,自然景觀變化之快顯得過于直接。這個沙漠中發展出一個小城市,一年365 天中常常有354 天是晴天,雨水是稀罕物。它的興起全有賴于上世紀50~70 年代的一群“神經病”名人。不知道是想感受盆地沙漠,還是怎么的,聘請建筑師為他們在棕櫚泉建造度假屋。名人們的到來也促進了一系列高檔娛樂設施的建設。就這樣,盆地沙漠小城棕櫚泉誕生了。現在,名人們幾乎都搬走了。不過,他們曾經住過的住宅、常去的娛樂場所,現在都成了當地的觀光看點。整個城市依賴于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業。
  沒有被搬走的還有印第安人的靈魂和他們留下的故事和痕跡。棕櫚泉的印第安向導已經等在那里許久了,她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老許多,目光慈祥、佝僂著腰、動作緩慢和身邊的那輛線條硬朗、充滿野性的吉普越野車看上去有些不搭。
  通往印第安人棲息地——棕櫚山谷的道路經過修繕吉普車開在上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山丘谷地中生長著巨大的棕櫚樹,一條小溪從高處流過這片樹林,消失在戈壁沙漠中。
  垂暮之年的印第安老向導在下車后一直走在前面,在砂巖山壁上開出的小路上健步如飛。每到一處不起眼的地方,她都會停下來為我們做講解。因此我也開始漸漸了解,在沙漠戈壁中,這樣小小的山谷綠洲對曾經生活在這里的印第安人是多么重要。他們在開闊的巖石上用石頭研磨食材,山谷中淌出的溫泉水養育了多種作物和這里巨大的棕櫚樹,他們用棕櫚樹的葉子制作繩索和日常生活工具。老人指著路邊沙地里一堆動物糞便和我說,這是沙漠土狼的糞便,它是一種很小的犬科動物,喜歡吃植物的果實,然后傳播種子,讓綠洲繁衍生息。
  朋友林先生在與我告別時說,國人來到這里,喜歡一頭鉆進購物中心的懷抱。他們是那么愿意用買東西來“謀殺”自己在美國有限的時間。但這里還有南加州冬日里溫暖的陽光、海灘、美酒、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近百年來的移民文化。停下來看看,也許比帶回一箱子物件要有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