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丞丞
我收到了一份真誠郵件
因為范丞丞的檔期安排得太滿,一天的拍攝行程結束并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采訪他,我們只得將采訪改為郵件形式。
郵件采訪,可能是所有采訪形式中最“冰冷”的一種,你無法直視對方的眼睛,無法觀察對方聊天時的狀態、動作,甚至無法就著一個話題繼續追問。一封郵件,往往是或修飾或敷衍的回答,即使一大串問題,回答大多寥寥幾句,有甚者回復用簡單的解答,這讓寫作成文變得困難異常,無論主觀還是客觀。
范丞丞
緊鎖著眉頭打開郵箱,點開范丞丞回復的郵件,一絲驚喜從臉上掠過——可以說這封郵件,是我們這些年看到過的最真誠、最認真的采訪郵件?;蛟S有些問題回答得略顯稚嫩,但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發送郵件的那位少年身上所散發的率性與真實,爛漫與可愛。
范丞丞
喜歡的事情,去做就對了
在《偶像練習生》中,導師王嘉爾這樣評價他:“丞丞這個人是很純很純的練習生,沒有什么攻擊性,沒有太大的野心。其實適當的‘搶鏡’是必要的,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p>
如果你看過這檔節目,你會很容易發現范丞丞是個性格不錯、低調又謙虛的男孩,當然,這其中不可排除的是為了節目需要,刻意放大了部分人設,讓他顯得有些“傻白甜”,但對于一個當時還是17 歲的男孩來說,懵懂一些何嘗不可?看到這個男孩,你會忍不住想他一定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的,這種愛或許是來自家庭優越條件下的“寵溺”,也或許是對他的一種無條件保護——2007 年,跟家人出席柏林電影節,在媒體面前首次曝光,就是這樣一次全家出行讓他開始不得不承受起光環下的流言蜚語,在那之后的11 年中范丞丞被家人保護起來,進入了“隱身”模式。
因為家人工作繁忙,他從小就被放在寄宿學校,他說自己小時候很乖,成績優異。13 歲前往英國讀書,而后又喜歡上美國文化,家里又依著他的性子把他送到美國?!拔以趪饽畹氖腔@球學校,那會兒特別想當籃球運動員,一開始信心還挺足的,也特別用心學習,訓練。直到有一天和同學們一起打球,突然發現:欸?他們怎么比我高、比我壯那么多?
范丞丞
我一米八幾的個子在他們中間還是顯得矮小,漸漸地發現不僅是個頭,身體素質也相對弱一些”。十幾歲的他第一次因為客觀不可逆的原因放棄了自己的初代夢想,他不得不放棄當專業籃球運動員的想法,“當時覺得挺可惜的,但籃球現在成了一種愛好,也挺不錯?!?/p>
優越的家庭條件、父母百般關愛,并沒有讓范丞丞淪為社會新聞中那些囂張跋扈的某二代,被保護得很好的人,更懂得怎么樣去愛別人,因為他在足夠的愛和寬容中長大。他說爸媽也會因為他聽話而開心,因為調皮而挨罵,不要求他飛黃騰達成績斐然,但求他做一個善良的好人。
范丞丞在節目采訪中也說,他總是想干這個想干那個,逼著媽媽同意,包括成為練習生同樣也是。因為某一日在網上看到了男團表演視頻,被視頻中帥氣的男團吸引,“天哪,好帥啊!”就是這個簡單的想法,讓他又輾轉到韓國去當練習生,從最基礎的動作開始學起。
“喜歡的事情,去做就對了。”這是范丞丞樸素的人生哲學,與巴菲特所說如出一轍,往往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最深刻且最難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