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2021年7月21日,北京)昨日,由“設計上海”主創團隊傾情打造的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Design China Beijing)在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隆重舉行,首度向公眾揭曉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展會亮點。作為2021北京設計博覽會的特邀平行展,本屆“設計中國北京”將圍繞深化可持續理念,提升綠色建筑意識,關注設計領域環保新材料應用,以獨特的全球視角解構東方美學,演繹可持續設計之美。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展現設計前沿,傳遞設計價值

今年“設計中國北京”延續一貫的“可持續設計”主題,但將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不僅關注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續創新發展,還將聚焦通過設計而實現的社會文化互動新模式。當下,人們較以往更關注社交距離,但通過社會文化互動新模式可使人們重新建立有效互動,共創更持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今年的“設計中國北京”展會內的公共區域設計將利用不同形式的可回收低碳材料,為與會者提供新材料應用靈感的同時,為公眾建立以此為話題的社交契機。“設計中國北京”2021不僅致力于吸引設計師和行業伙伴,同時也傾力向更廣泛的領域滲透,使人們認識到設計力量帶來的多模式可持續發展。

和以往一樣,2021年的“設計中國北京”也將推出兩大主題鮮明的特別策劃板塊,分別是:“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和“可持續胡同”展區。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是設計中國北京(Design China Beijing)平臺下的跨學科設計行業領導平臺,由跨領域可持續設計與創新研究咨詢機構Circular China創始人及創意總監李俊杰(Jae Li)發起,以“跨界生態,設享未來”為主題,聯合多位來自設計行業中產學研各領域的頂尖專業人士,致力于分享前沿可持續設計趨勢和理念,探索在未來設計中尋找綠色環保的可持續實踐。同時也有加拿大木業、Baluxne拜勒尼、3M、Hay、BottleDream、同濟大學設創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設計學院等眾多品牌參與現場靜態展陳,向市場和觀眾展現最新產品、解決方案和專項技術。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現場效果圖

此外,今年的“設計中國北京”的全新特別策劃板塊還將關注近年來非常熱門的“可持續胡同”話題。公共空間是社區共享資源,空間的設計直接影響到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今年展會空間除了保留了以往常規的商業展覽布局之外,更在展會設立了入口裝置“Unfinished Garden”,創新設立了更具策展性的網格狀布局胡同空間,創造了一個有趣的材料實驗室。“可持續胡同”的創造是可持續空間設計的完美實例,使其能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設計中國北京”2021“可持續胡同”展示區

對于今年的特別策劃板塊,“設計中國北京”展會總監譚卓坦言:“經歷了前三年的挑戰和磨合,我們的展會品牌逐漸成熟,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業內認可。今年是第四年來到北京,我們想在保持展會原有的學術和原創基因的同時,做一些全新的嘗試,來深化我們對于‘可持續’的理解,于是我們在今年的展商選擇和版塊策劃上,特別強調了這一展會主題。”

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可持續設計與發展產業聯盟聯合發起人和總策展人李俊杰 (Jae Li) 表示:“作為引領可持續設計和綠色建筑風向的項目,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極富時代意義,我們非常高興能與‘設計中國北京’、優秀設計師、專業人士等積極合作,為實現升級可持續設計貢獻力量。”同時,“可持續胡同”項目負責人、大于建筑合伙人郭宇辰表達了“可持續胡同”對于保留城市記憶的重要作用:“當下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通過發起‘可持續胡同’特別策劃板塊,我們將可持續設計力量和材料運用到城市空間中,讓首都北京標志城市地標又承載歷史意義的胡同,能夠更長遠持續地與城市空間一同發展。”

今年的“設計中國北京”將向全球建筑師、室內設計師、房地產開發商、零售商等呈現全球優秀設計力量和品牌。同時,展會論壇將以“可持續的‘美’”(Nature, Nurture and Sustainable Beauty)為主題,邀請國內外40余位優秀設計界代表進行現場分享,包括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斯特林獎得主、AL_A建筑工作室負責人Amanda Levete;倫敦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士Morag Myerscough;擅長利用能源、光和材料創新的生物設計師Teresa van Dongen;涉及工業、醫療、汽車、展覽等跨領域設計的設計師Satyendra Pakhalé;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博士,享有盛譽的建筑師、藝術家、室內設計師陳暄;Studio Qi建筑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筑師戚山山;英國注冊建筑師、皇家建筑學會成員、waa未覺建筑創始人張迪;資深創意、媒體人,《安邸AD》(2010-2019)創刊主編王旭等都將圍繞主題,進行設計思維的碰撞。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設計中國北京”2021論壇演講嘉賓一覽

首次參展的展商中不乏對“可持續設計”有獨到見解和認知的品牌。ECONYL? 再生尼龍,通過在全世界范圍內回收各類尼龍廢棄物,經過材料再生和產品重構,形成資源的永續,由此制成的紗線被廣泛應用于時裝和室內裝飾行業。以多元視角思考“人”的可持續,由設計驅動的創新型睡眠品牌DOWNLAND,將在展會現場的實驗式展陳空間里,把一年來所有的睡眠靈感和實驗結果以清晰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創始于1880年的創新地材與運動地面解決方案全球領導者Tarkett得嘉,將帶來極富創造性的PVC柔性材料iQ Surface。斬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專注于建筑聲學材料的研發、設計與生產的隔音環保材料品牌Burgeree佰家麗將以“應運而聲”為主題,展現全新發布的產品系列。使用高質纖維,先進制造工藝,并以卓越耐久性,成為室內外家具和家居首選面料的Sunbrella品牌。著名意大利建筑師Aldo Cibic此次為祎設計打造了大型雕塑作品“再生樹”,將向參觀者展示祎設計獨特的再生建筑材料。享譽全球的意大利百年電氣品牌BTicino將帶來新品Living Now系列開關插座和智能家居系統,成功引入美學與舒適概念。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ECONYL? 再生尼龍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創新型睡眠品牌DOWNLAND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創新地材與運動地面解決方案的全球

領導者Tarkett得嘉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隔音環保材料品牌Burgeree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室內外家具和家居首選面料品牌Sunbrella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意大利百年電氣品牌BTicino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YI DESIGN 祎設計陶瓷再生材料

而那些一路陪伴“設計中國北京”成長,多次參加展會的展商也將帶來他們的全新作品。堅持由體驗引導設計,追求功能的簡單與純粹,素元將帶著城市里的我們回到森林中,回到思想的自由之地;追求簡約本真風格、專注技術創新的中國原創品牌家具XUE,將帶來與設計師陳旻合作的全新產品系列;將工程學設計、美學理念以及高效率相結合的辦公座椅品牌interstuhl;致力于更好地向大眾呈現和推廣全球潮流藝術的gogoodgoods;用原創思維語言進行深度思考的中國原創公共空間品牌lightspace;追求視覺上的美感、強調結構運用與光氛表現的燈具品牌SEEDDESIGN喜的燈飾;在生產過程中注重減少排放和污染的意大利裝飾設計耐火板品牌Abet Laminati;懂品牌策略、懂設計業、懂制造業,擅長研發設計解決方案如電子回收系統的創新品牌Linkmey連美等。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知名辦公座椅品牌interstuhl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中國原創品牌家具XUE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知名燈具品牌SEEDDESIGN喜的燈飾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中國原創公共空間品牌lightspace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強調簡潔自然、貼近生活的設計

品牌素元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亮點首度揭曉 在設計領域深化可持續理念 提升綠色建筑意識 

意大利裝飾設計耐火板品牌Abet Laminati

 

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將于2021年9月24日-9月27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盛大開展,通過大量優秀品牌呈現、新品發布、重量級互動裝置及特別策劃內容的全方位展示,展現品牌和設計師們對“可持續設計”理念各種見解,呈現中國本土設計的蓬勃力量,讓觀眾領略到藝術與設計的全新互動,以及經典設計理念和前沿設計趨勢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