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十幾歲的時候,邱天自己動筆寫下過不少關于青春的感受,現在成了青春電影《沙漏》的女主角,她也特別能共情自己飾演的莫醒醒。雖然事實上她們二人并不相似,莫醒醒的情緒起伏格外顯著,小時候的邱天本人要活潑開朗得多,但邱天知道少女在最敏感脆弱的那段時期是怎樣看待世界的,憑借這份心靈深處的理解,她可以讓自己去相信角色真正存在著。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前幾天剛殺青的新電影《沙漏》,是個由同名青春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故事,這份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也讓主演邱天開始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時光。雖然那只是幾年前的事情,距離現在還不算遙遠,但它已經和邱天現在的生活完全不同,對比之下,她一邊能清晰地看見自己的成長,一邊又忍不住產生了一點點想念。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那時候我很勇敢,現在有點‘慫’。小時候的那種勇敢,或者說叛逆,是不計后果、只想當下的,現在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就會先考量它的結果。如果結果完全OK,那我再去做。”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十幾歲的時候,邱天自己動筆寫下過不少關于青春的感受,現在成了青春電影《沙漏》的女主角,她也特別能共情自己飾演的莫醒醒。雖然事實上她們二人并不相似,莫醒醒的情緒起伏格外顯著,小時候的邱天本人要活潑開朗得多,但邱天知道少女在最敏感脆弱的那段時期是怎樣看待世界的,憑借這份心靈深處的理解,她可以讓自己去相信角色真正存在著。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而對待另一種成長背景截然相反的角色,邱天也有相應的辦法。比如這個夏天剛剛播完的劇集《歡顏》,這是個革命主題的年代戲,邱天飾演的賈若蘭和她本人的生活背景毫不相干,請教長輩都無從知曉,在這種時候,她就會用自己鉆研的方式去做功課,先了解宏大的時代背景,繼而再去琢磨角色這個個體是個怎樣的人。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我看了一些紀錄片,里面還有那個時代的人的走路方式。當然,那些紀錄片里的女性,和我演的賈若蘭不是完全一樣的,賈若蘭身上有很強的反叛精神和自我意識,她一直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里,通過不同的方式找尋屬于自己的部分,這就是我在她身上找到的,那個立得住的點。”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回想起自己在表演上的成長,邱天很難說出一個明確的轉折點。“會一直橫跳,一開始特別得心應手,一下子就找到了角色的感覺,但拍到中后期,突然間就遇到了一個迷茫期,然后跟大家溝通之后,又知道了,哦,原來是這樣子的……”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進組后和導演的溝通,也是邱天多方位去理解角色的方式之一。“有時候我比較迷茫,導演就會說,你始終記住這個人物,她所處的時代、遭遇和她的內心世界,然后我一下子就知道了應該呈現出什么樣子。”生活里的邱天,感性多于理性,有時候去理解角色,也不免陷入個人化的視角,很難客觀地從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她應該有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所以在覺察到自己的困頓之后,邱天習慣了直接與導演交流感受,邱天知道,這種交流是能幫自己最快入戲的必要捷徑。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甚至還有些時候,邱天已經可以做到比導演還更主動一點兒:在邱天之前的一部電影《藏地白皮書》拍攝期間,導演久美成列在片場話不算多,當邱天遇到了表演上的瓶頸,她就會通過微信給導演發文字的方式交流,這樣既避免了片場的忙亂,又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說出自己的疑問。“開拍前我就會一直問他關于人物的設定,有時候會給他發小作文,寫我自己對角色的設想和理解,問導演,是這樣的嗎?”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在這種琢磨不定的曲線里,邱天愿意去選擇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就像每個角色要尋找一個支點,整個演員的職業生涯,同樣需要一個穩健的支點。“我太敏感了,這部分已經不用再刻意培養,總靠感覺的話,很多地方會失去控制。我反而要培養邏輯性,就是讓自己回到一個一個的‘點’里面,需要訓練專注力和邏輯性。”

 邱天:從角色認識自己

邱天

當下的邱天,在工作中會有意識地用紀律性去控制心里天馬行空的想法,在生活中,她也會通過冥想這種新學會的方法,幫助自己理清腦海中接連不斷的思緒。“也不是特別傳統的冥想,就是有陽光的時候,去草坪上曬太陽,想象太陽在你的頭頂,陽光都灑在你身上,然后你張開嘴,把太陽吞掉一然后你就開始發出太陽的光芒,你再走到每個地方,身上的光芒都能繼續帶給別人啦!”

她也正在通過一個一個的角色,讓自己的光芒緩緩綻放。

監制:衛甜 / 攝影:曾無 / 編輯、造型:刁季涵 / 采訪:張凡 / 化妝:Lu Wang / 發型:文智 / 美術:Leeejo / 攝影:仇子瑜 / 燈光:劉建寶 / 調色:馬卓琪 / 制片:Fatboy Productions / 統籌:Cathy / 造型統籌:Novi / 造型助理:Kico、Xixi、Luona / 攝影助理:許詩意、吳昊、張亦天 / 制片助理:Noah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