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顏:穿越唐詩宋詞,輕盈起舞

如果你在某個熬夜emo的夜晚,刷到一個身穿宋制襖裙、在昏黃月色下舞蹈的女孩,那或許就是紫顏了。她的身影像一縷煙霞,輕輕地拂過你的屏幕,讓人忍不住點進主頁,從此一頭栽進她的古風宇宙。

紫顏:穿越唐詩宋詞,輕盈起舞

紫顏(B站、抖音 @ 紫顏 - 小仙紫)

紫顏靠一支支“誰懂啊”級別的古風舞蹈,在社交媒體上積累起了自己的觀眾席。她不搞夸張的表情管理,不刻意討好鏡頭,只用身段、眼神和衣袂勾勒出一個個溫柔縹緲的瞬間。有人說她像《清平調》走出來的人物,也有人說她像在用身體抄一首詩。

總之,這不是你刷到的第一個古風舞者,但很可能是你未來反復點開的那個。

紫顏:穿越唐詩宋詞,輕盈起舞

紫顏

身法,是寫在骨子里的細節

紫顏的舞,不靠噱頭,也不靠濾鏡,而是靠細節打動人。那些看似“輕飄飄”的動作,其實背后藏著她十幾年的練功史。她是那種從小練到大的科班生,專業、系統、自律,有點像媽媽嘴里“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以為跳古風舞就是扭扭手腕、飄個袖子,但其實這和專業舞蹈的訓練邏輯沒什么兩樣。”她說。一支完整作品從音樂剪輯、動作編排、拍攝構圖、服飾搭配到神情設計,每一個細節她都要“掰開揉碎”地打磨。那些看似信手拈來的流動感,背后是她無數次在家吊腳尖、校角度、對鏡練眼神。而她最在意的,恰恰是“松”。“‘松’不是沒勁,而是所有力量藏在骨子里。”就像古畫里的仕女,肩不動,氣自沉,眼波流轉間,全是心意。讓人動容的,永遠不是動作有多大,而是有多準、多真。

鏡頭背后,是原裝北舞狠人

回憶起中學時代,紫顏說:“壓腿開胯不能占上課時間,所以都是5點天沒亮去搶教室練早功。”她曾想過做演員,去電影學院讀了半年,但發現自己根本放不下舞蹈,于是掉頭重考,又回到北舞。你說她有點??可她的“?”不是鉆牛角尖,而是“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就不能半途而廢”。中國舞講究“末梢延展”,就是手指的每一絲震動都不能白給。重復千百遍的練習不是紫顏作為舞者的浪漫,是她對專業的苛刻要求。

別以為視頻隨便拍拍,她為了一個舞,會在現場反復錄制四五個小時。視頻之外的現實世界里,有些妝發和服飾不合適跳舞、錄制場地地面太滑或太澀……拍完剪完上傳后,偶爾會有“不太走心”的聲音,對此紫顏也不惱。因為相比評論區對作品的挑剔,自己永遠不是最滿意的那一個——這是舞者的職業病,也是藝術家的成長線。

紫顏:穿越唐詩宋詞,輕盈起舞

紫顏

讓文化動起來, 而不是躺著說教

紫顏從不說“我要復興傳統文化”這種大話,她做的,是一幀一幀地“把喜歡的文化跳出來”。她喜歡古裝,不光是好看,更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就被《新白娘子傳奇》《仙劍奇俠傳》這類作品深深吸引。她跳舞時的服裝靈感,很多都來自童年對“仙女”的幻想。國風舞蹈受眾不大,但她并沒有放棄。哪怕長視頻“吃力不討好”,她也還是愿意多花時間打磨故事線、挑音樂、配情緒,因為“有人看了會開心,那就值”。很多人被她的視頻治愈 :有高三的學生、996的上班族,還有焦慮到掉頭發的考研生……看她跳舞,能讓焦慮的情緒“緩一口氣”。

但紫顏不只想當“跳舞的漂亮女孩”,她最近正在尋找機會,和研究理論的學者合作拍些科普向的內容,比如講講古代舞蹈的演變史。“我負責跳,他們負責講,我們一起把中國舞講明白。”舞蹈是一種語言,而她希望用這種語言,跟過去的世界打個照面。她不是考古學家,但她有一種極度真誠的文化熱情。她沒有去講大道理,而是讓你在深夜刷視頻時,突然覺得 :嗯,國風挺好看的,中國舞也挺帥的。那些看似隨意的風吹裙擺,其實背后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對“美”極致的執念。

我們活在一個快節奏時代,但身體的表達其實很慢。她用自己的身體,書寫她理解的中國古典氣質,然后靜靜地放在那里,等你自己走近。紫顏說,她最大的幸福就是“把愛好變成工作,然后把工作做成喜歡的樣子”。在舞蹈這條路上,她也許不是最耀眼的那個名字,但她肯定是最不會停下腳步的那個身影。你以為她跳的是舞,其實她跳的是一個關于少女成長的長鏡頭,落地有聲,也飄逸得剛好。

編輯=劉海倫、AIGC=柴志邦+張皓宸ShakingX、撰文=沚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