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 | 鎂光燈下的生活捕手

少女感是什么?是外在褒有的少女外形,還是在內心里反復推敲不斷確定的少女心態?《惡作劇之吻》里的袁湘琴,《我可能不會愛你》里的程又青,還是闊別4 年回歸的《老男孩》的林小歐,林依晨一直都在少女的世界里,更加純粹而真實。

林依晨 | 鎂光燈下的生活捕手

林依晨

回歸生活

在那部創下2011 年民視收視率最高紀錄的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和浙江衛視2012 年開播劇的最高收視的古裝劇《蘭陵王》之后,林依晨選擇了去英國倫敦大學進修。

回歸到真實的生活里,專心和自己相處,去“復習”純粹的狀態,林依晨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你看,‘忙’這個字打開來,就是‘心’和‘亡’,忙得久了,心就會麻木,不那么敏感,所以我沒有辦法連軸轉,這個間隔對我來說是必要的。”

林依晨 | 鎂光燈下的生活捕手

林依晨

時間沉淀

林依晨主演的《老男孩》的開播距離上一部她出演的電視劇已經四年,回看從少女偶像到現在得心應手的熟女風格的過程,她也連連感嘆:“現在我自己去看五年或十年前受訪片段都會覺得,那個時候的狀態就是那個時候獨有的。”

重溫十年前大大咧咧的袁湘琴,林依晨才驚覺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漸漸挑選劇本和角色的角度和心境都慢慢地有了轉變。現在我更傾向于更多層面的表演,而不僅僅是選擇單純只探討情情愛愛問題的劇本。”

林依晨 | 鎂光燈下的生活捕手

林依晨

突破自我

金鐘獎獎項的回歸之路顯得有些返璞歸真,在性格潑辣的林小歐身上看到了敢愛敢恨的袁湘琴,也能看到輕熟女程又青的身影,外形隨著時間的沉淀而改變,林依晨坦然而從容,她并沒有拋棄那些所謂的“少女感”、“自然性”,卻融入了她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更多思考。

“因為我自己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女孩,所以和林小歐很多部分的想法比較一致,包括女性自覺、經濟獨立、決定權,還有在華人世界里和父輩之間在某些階段的抗爭,我覺得都存在一致性,演起來很過癮。”

而《小女花不棄》更像是林依晨和任何過去所飾演的角色揮手暫別的電視劇,以前演過的角色都非常正面積極、陽光、單純,這部劇主人公的生長環境卻不那么友善,林依晨在角色上鉆研良多。

相對感性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林依晨把看完余華的《活著》的讀后感寫在微博上。她在微博上詳細記錄著自己的旅行、讀后感和老友的聚會,“不管是生活在哪個地方的人們,生活這件事情都是需要學習的。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資訊傳播得太快,人們很容易被灌輸一些觀念。只有當意識到消費不會帶來真正快樂的時候,你才會懂怎么去生活。”

有一個喜歡讀書的小女孩從林依晨拍攝《惡作劇2 吻》的時候就和林依晨成為了交換書本的好朋友,現在她讀吳明益的《復眼人》,也發起“益起讀書”的公益項目。用感性全力生活,使她在工作中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