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頂級國際設計盛事——「設計上海2020」于11月26-2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盛大舉行。在為期4天的展會中,來自30多個國家超過400個國內外領先設計品牌,迎來50325位專業觀眾、100余家國內外媒體到場觀展,超高水準的呈現為亞洲設計日歷繪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物舍藝術攜手著名當代藝術家隋丞&沈敬東推出的雙個展驚艷設計上海!同時,更以“綿延”為主題首次將多年探索的“藝術的商業化創新”產品成果呈現在大眾面前,受到了設計界、藝術界廣泛關注和現場專業觀眾及媒體的一致好評。
“藝術的商業化創新”
為家提供另一種可能
藝術可以跟生活發生怎樣的聯系?
價格不菲的藝術品能夠以什么樣的形式走進尋常百姓家?
△ 物舍藝術創始人 賈紅峰
物舍藝術的創始人賈紅峰提出“為家提供另一種可能”的理念,與當代藝術家深度合作,將藝術家們的原作以設計創意介入,用不同形式和材料將之轉化為適合家居生活使用的“藝術品”。
△從右往左:物舍藝術創始人 賈紅峰、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劉春杰、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劉文濤、物舍藝術總監劉征林
這樣的構想源于賈紅峰個人的求學及工作經歷,學生時期就打下了深厚繪畫功底的他,從事繪畫教學和創作多年,后到深圳創辦設計公司,扎根室內軟裝行業16 年,憑借豐富的藝術素養以及對設計的熱愛,以“物舍藝術”作為平臺載體,聚集藝術家以及室內、服裝、工業設計等等其它領域的專家,共同致力于研究“藝術的商業化創新”。
△藝術畫原作(左):受傷的兔子 / 沈敬東
纖維藝術(右):受傷的兔子 / 賈紅峰
在此次呈現的藝術家居作品中,賈紅峰以藝術家沈敬東《受傷的兔子》、藝術家隋丞的《綿延浮水》兩幅藝術畫作為創作原型,創作出的纖維藝術作品受到專業好評。
汕頭大學長江工業設計中心(CIDC)執行主任李昊宇教授如此評價:“他能夠把繪畫所表達的意境、手段和工具都理解和消化后,再選擇一種恰當的材料和形式進行二次創作,這就是一種創新。”
△藝術畫原作:《重疊之像》/ 隋丞
掛毯(纖維藝術):浮水綿延 / 賈紅峰
沙發(布藝):浮水綿延 / 李昊宇
當藝術介入生活
讓公眾走進藝術
藝術所代表的美學和精神境界,正是在物質逐漸豐富的當下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將藝術品融入到家居生活中,將藝術化的家居產品放進客廳和臥室,一定是在當下和未來越來越多的家庭向往的場景。藝術正在介入生活,讓公眾也得以真正嘗試走進藝術。
△上圖單椅為賈紅峰設計作品,下圖布藝凳子為黃珊設計作品
此次物舍以“綿延”為主題推出“藝術的商業化創新”家居作品,何為“綿延”?
賈紅峰對此解釋道,它是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詞匯,意味著變化、差異性,它包含著對過去的吸納,同時代表著現在的創造。
“我們合作的藝術家本身都是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也是經典的當代藝術作品,‘綿延’是藝術家和設計師基于原作,充分理解原作并提取元素,用另一種材料和表達形式創作出一個新的作品,或是傳達一個新的維度。”
△藝術家沈敬東作品-《當代童話》系列
隋丞與沈敬東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具有獨特的辨識度,沈敬東的《當代童話》系列作品充滿童趣,在天真浪漫的表象下,在斑斕純粹的色彩中,達到了視覺和思想之間的平衡。隋丞的《綿延浮水》系列作品中都有一個人形符號,他創造了一個圖景,一個由人構成的景觀社會。
△藝術家隋丞作品-《圣徒》
藝術家隋丞表示,物舍藝術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藝術影響社會、介入社會的另一種形式”,同時他用幾組詞來描繪此次當代藝術與家居界的深度合作:“藝術與學術、藝術家與設計師、經典與時尚相結合發展。藝術與學術是創作的原動力,藝術家與設計師是創作者,經典與時尚的結合是創作方法。”
△隋丞在工廠考察制作工藝
設計師助力
讓藝術得以介入社會生活
△法視界(上海)設計總監 黃珊(左)
與物舍藝術創始人賈紅峰(右)在“設計上海展”
從藝術品到藝術商品的商業化創新,是物舍藝術團隊致力研究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藝術家的介入,也離不開設計師的助力。
此次的創作者陣容中既有產品設計專家——汕頭大學長江工業設計中心(CIDC)執行主任、德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李昊宇教授,也有年輕時尚的軟裝設計師——ELLEMORE品牌總監、法視界(上海)設計總監黃珊,亦包括本身就有十六年軟裝設計經歷的賈紅峰本人。
團隊中最年輕的設計師黃珊說,正是因為一直在設計一線工作,不斷甄選全球各種產品做軟裝設計,才能夠對家具、對時尚有更深刻的認知。以一個軟裝設計師、一個使用者的訴求角度來做產品的時候,會更理解市場所需。
藝術家隋丞對于此次的展出作品給予專業評價:李昊宇的理性主義、賈紅峰的混搭風格、黃珊的時尚形式,三位優秀的設計師為“藝術品轉化為公眾消費產品”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通道。
此次設計上海展,是物舍藝術將“為家提供另一種可能”的理念,以及“藝術的商業化創新”成果面向公眾亮相的第一步,未來,在推進當代藝術在中國的普及化發展的進程中,物舍藝術的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