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想去世界上任何角落都能快速抵達(dá)的時代,僅僅在8年前,中國還有個地方甚至連火車都無法抵達(dá)。
恩施,是上古巴文化的發(fā)源地,巴文化與漢文化在這里融匯交貫;唐崖土司城記錄著被歷史遺忘的土司文化;土家古城的繁華舊影為后人打開了一扇歷史的門;吊腳樓是這里的標(biāo)志,摔碗酒、擺手舞也帶著神秘的色彩。自然的鬼斧神工掩映著隱秘悠久的文化,保留了北緯三十度的人間秘境。
主題
揭開土司王國的
神秘面紗
探尋北緯三十度的人間秘境
唐崖土司城遺址—揭開土司王國的神秘面紗
在地球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上,在武陵山腹地鄂西南邊陲,悠悠流淌的唐崖河滋潤出一片神奇秀美的土地。
這里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的所在地,古巴人在此誕生、土司在此扎根、土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塔臺,唱戲,謝幕,一出土司的大戲在城中從元朝一直演到清末,唱了381年。
唐崖土司城是揭開土司王國神秘面紗的原始所在。在不少人心目中,土司是中國古代的少數(shù)民族酋長。他們統(tǒng)治著一個個“小王國”,在那里,有神秘的風(fēng)俗、獨特的信仰、野蠻的刑罰和“天高皇帝遠(yuǎn)”的逍遙。從元末到清雍正的360余年間,土司覃氏家族在鄂西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依山傍水的唐崖土司城鼎盛時期比北京紫禁城還要大。如今,這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地面建筑所剩無幾,只有石牌坊上的“荊南雄鎮(zhèn)”“楚蜀屏翰”提醒你正在進(jìn)入一座城池。空蕩的城池之上,山風(fēng)吹起,古代西南山地的少數(shù)民族和北京皇城之間的故事在山谷間回響。
走近唐崖土司城遺址,條石鋪就的街巷光潤而幽遠(yuǎn),城內(nèi)鼎盛時期的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地基依舊可循,漫步在殘留的城墻間,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土司皇城那輝煌的一幕幕,興起,繁華,落寞,一座古城穿越了600年歷史風(fēng)云,銘刻下了一個王國的傳奇史詩。幸好,城池易逝,歷史永恒,殘破的遺跡和文物遺存,依然在靜靜訴說著土司王朝的故事。
恩施大峽谷—神秘北緯三十度的地質(zhì)奇觀
北緯三十度從未缺少過傳奇,此線環(huán)球貫穿四大文明古國,且皆為“神跡”之地,金字塔、瑪雅文明、巴比倫空中花園、百慕大三角……而在中國湖北,北緯三十度則意味著神農(nóng)架、騰龍洞、恩施大峽谷。
劇烈的地質(zhì)運動仿佛自然的雙手,用鬼斧神工造就了天坑、地縫、絕壁、峰叢、巖柱群、溶洞、暗河。5千萬年前,暗河創(chuàng)造了絕世奇觀,地縫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幾千萬年,后因水流在地下掏蝕,同時在地表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云龍地縫才得于面世。地縫全長3.6千米,兩岸巖石竦峙,行至其間,身邊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連莽莽清江,像在經(jīng)歷一場地心探險,唯有頭頂?shù)囊痪€天空才是這場探險的唯一出口。
從清晨的地心地縫,到300米的懸空棧道,這場峽谷地縫的穿越就像一場冒險,驚奇刺激。走在絕壁懸空棧道上,周身被蔥蘢森林環(huán)繞,腳下清江更是清澈無比,驚心動魄又美不勝收。
喀斯特地貌一般是有絕壁者無峰叢,有峰叢者無絕壁,而恩施大峽谷絕壁凹陷于峰叢之間,也有四面絕壁突出似凌架于叢峰之上的,說它是“世界地質(zhì)奇觀 ”,可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媲美 ,一點不為過。
自然
這里的山路十八彎
每一條都通向秘境深處
跨過長江,隱秘恩施高聳的群山和深藏的峽谷妖嬈奇絕,千萬年的地質(zhì)運動將這里打造成鬼斧神工。
騰龍洞—神秘的武陵巨洞魁首
神秘的北緯30度,從不缺少洞口,而武陵巨洞則以騰龍洞為首。騰龍洞首先帶給人們的是聽覺上的強(qiáng)烈震撼,未見其洞,先聞其聲,距離騰龍洞還有1公里開外,一陣壯烈的轟鳴聲便傳入耳中,清江流入騰龍洞水洞入口處,猛跌40多米,幾乎可以媲美黃河壺口瀑布。
最宏大的洞口,一座山就是一個洞口,可以并行15輛卡車,容納一棟20層樓的建筑,甚至可以讓直升機(jī)在洞口自由盤旋,迷笛能在此舉辦音樂節(jié)也不足為奇。
洞里面處處有景,一步一景,白玉石林的鐘乳石群,洞中九寨的層層梯田,洞中小三峽的秀美迂回······成就了瑰麗奇險地下迷宮。
鹿院坪—遺忘百年的世外天坑村落
“鹿院坪”光是聽名字便自帶幾分隱世的仙氣,這個深陷峽谷地縫中,四周絕壁環(huán)繞的世外村落,儼然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
鹿院坪至今不通公路,一條絕壁長廊在峽谷中延伸到村底,需要下1700多級臺階才能進(jìn)入到這個天坑村落,正是因為行路難才保留了谷底的原始與神秘。村子里的人如果想要出山,一天往返3500多級臺階數(shù)十年如一日,走走停停又唱起了山歌,自得其樂。村里的一瓶水、一袋面都是靠人力背進(jìn)來的,所以村里的人們還保持著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自己種糧食、種菜,養(yǎng)家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在村子里歇腳的時候了解到,下到村寨還有一條小路,雖然時間和體力上的消耗差不多,但徒步愛好者還是會走以前崎嶇的羊腸小道,他們堅信自己的腳步會印在到達(dá)的每一寸土地上。
當(dāng)?shù)卮迕窀嬖V我們,鹿院坪明年就要通電梯直達(dá)谷底了,怕是后來者再難體會到攜帶著汗水的風(fēng)光有多美。只有當(dāng)走過數(shù)千級臺階再回到“天梯”腳下時,俯瞰村落全貌,仰視藍(lán)天白云,在古老的石橋上沉思,真正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
獅子關(guān)—最美水上棧道
獅子關(guān)曾是宣恩的三大關(guān)之一,因為有了世界首例“堵洞成庫”興建的電站而聞名遐邇,也因一條“最美水上棧道”而令人神往。這條漂浮在水上的棧道長約500米,順著蜿蜒的河流而建,從高處俯瞰車輛從棧橋上駛過而帶起的微波更有水上浮橋的美感,青山隱隱,湖天一色,令人陶醉。
除了這條“網(wǎng)紅”棧道,獅子關(guān)自身的山水故事更是牽引著游人的腳步穿山游洞。獅子關(guān)山勢雄偉,有大小巖山五座,山形狀似獅子,扼守縣城東南要口,古稱“獅子鎮(zhèn)關(guān)”,所以得名“獅子關(guān)”。
駛出獅子關(guān)要穿過獅子洞,獅子洞并不長,但洞口樹木叢生,洞內(nèi)黑不見底。傳說中,這是守護(hù)五彩石的獅子出山之前的居住之所,是因為五彩石的掉落,百姓們才從這個山洞里請出了獅子出洞來守護(hù)獅子關(guān)。因此,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獅子洞。相傳如果有緣人從這里經(jīng)過,走近洞口細(xì)聽還能聽到洞內(nèi)隱約的獅吼聲。
人文
解讀巴人的滄桑史
看盡土家古城的繁華舊影
恩施土司城—中華土家第一城
走進(jìn)恩施土司城,是揭開“土司王國”神秘面紗的第一步,承載土家族千年文化的土司城,是恩施人的驕傲,依著山勢修建的復(fù)古建筑,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土家第一城”。
由飛檐翹角的門樓進(jìn)入土司城,風(fēng)雨橋、廩君殿、校場、土家民居、九進(jìn)堂、鐘樓等建筑依次呈現(xiàn)眼前。其中以九進(jìn)堂最為考究,它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宮廷,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文脈”神韻精粹,因建筑有九重九進(jìn),故稱“九進(jìn)堂”。位于正中的虎門上有書、劍、犁組成的府徽,代表了土司王國崇文、尚武、勤耕的精神;左側(cè)是“哭來門”,右側(cè)是“笑去門”,哭來笑去,由生至死,代表著土家人的隨性豁達(dá)。最高處的白虎堂,供奉著巴人先祖廩君的排位,也是俯瞰九進(jìn)堂全貌的最佳視角。
用腳步丈量土司城,每一處都承載著土家族厚重的歷史和淳樸的民風(fēng),仿佛踏入了一扇歷史的門,窺見土司王國的舊日風(fēng)情。
土家女兒城—窺見土家族的繁華舊影
如果說恩施土司城讓我們有幸領(lǐng)略到土司王國的舊時風(fēng)采,那么恩施女兒城則是體會土家姑娘溫婉熱烈的不二之選。女兒城依山傍水而建,高挑的檐角下至今還保留著土家“摔碗酒”的千年風(fēng)俗;被譽(yù)為"東方情人節(jié)"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fēng);土家族哭嫁、土家族的非遺手藝在這里揭開層層面紗。
最值得一去的便是土家民俗博物館,館內(nèi)通過古樸的土家粑粑作坊、土王神祠、火塘等,還原了土家族的生活場景。30多位民間老藝人、非遺傳承人常年在館內(nèi)彈琴奏樂、喝茶聊天,還原了過去土家族人樸素但自得其樂的生活狀態(tài)。
彭家寨古建筑群—依山繞水的土家山寨
“田野縱橫千嶂里,煙火人家半山中”抬眼望向彭家寨,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在山腳坡地上層層鋪開,環(huán)村而過的龍?zhí)逗釉陉柟庀麻W著粼粼波光,鐵索橋?qū)⒑訓(xùn)|河西連為一體。
現(xiàn)如今,除了一座吊腳樓建于清代外,其余均為近現(xiàn)代所建,但建筑的總體布局和文物、古跡基本保持了建筑初期的原狀,只是歷經(jīng)多年風(fēng)雨,有些破損和老舊。
有山有水,一環(huán)一抱共同守護(hù)著這個小寨,彭家寨的生活就像寨前的龍?zhí)逗右粯訉庫o而又安然。在浮躁的社會中,與這樣一個寧靜而傳統(tǒng)的土家村寨相遇,是幸運的。
魚木寨—懸崖孤寨之上的土家墓葬
任何地方,關(guān)卡一多,就是所謂“四郊多壘”,表示此地并不太平。魚木寨是一座四崖陡絕,孤懸高空的寨子,南面以一道不足兩米寬的、類似華山蒼龍嶺的山梁與外界聯(lián)結(jié),有強(qiáng)固的寨門司啟閉。北面下山的階梯刻于懸?guī)r上,其險峻程度也只有華山的千尺幢可以相比,這條隘口名叫“三陽關(guān)”。此外唯一的一條“第三道路”就更險,名叫“亮梯子”。那是在絕壁上鑿孔,嵌入懸臂式的石踏步,寨民就在山頂上耕墾種植,依靠這些絕險地形,保一方之平安。
除了懸崖峭壁上的堡壘,魚木寨另一大看點便是至今仍保留的“人鬼同屋,人神共奉”的習(xí)俗。土家人具有豁達(dá)的生死觀,因此通常會在死之前“自掘墳?zāi)埂辈⑶乙獦O盡奢華,墓碑直接修在堂屋正壁,行走在魚木寨中,隨處可見房屋旁的豪華墓葬,甚至難分陰陽。這種不顧封建社會建筑法式的行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講尊卑高下的天上人間,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難看出這座懸崖孤寨內(nèi)土家人的豪放性格。
全地形
穿山越嶺
在絕壁地縫,鄂西林海間
新塘鄉(xiāng)·掛壁公路—湖北“天路”
在湖北恩施境內(nèi)的崇山峻嶺中,一條公路蜿蜒盤旋在山間,遠(yuǎn)遠(yuǎn)望去,好像一條玉帶纏繞在垂直的山體上,公路仿若懸浮在空中,這就是被稱為“死亡公路”的“壁掛公路”。
前往掛壁公路的路途十分不易,連續(xù)的盤山公路絲毫不給人喘息的機(jī)會,接連不斷的碎石路、土路和道路搶修給抵達(dá)“死亡公路”徒增了幾分儀式感。壁掛公路路段當(dāng)?shù)厝朔Q為“扯根坡”,這座海拔落差足有800多米的山崖,在過去將這里的村民祖祖輩輩與外界隔絕,土苗兒女“扯根坡”10年,終于用雙手筑成一條“掛壁公路”。
這段全長約20公里的鄉(xiāng)村公路,由7個“Z”字形大拐、13個回頭彎組成,春夏季云霧繚繞,秋冬季雪凌交加,公路在霧中時隱時現(xiàn),如墜云端,當(dāng)云霧散去看到掛在整個山崖上的公路時,讓人不禁感嘆:修路是一件偉大的事。
沿著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一瞥土司王國的舊時掠影;在女兒城感受土家姑娘的溫婉熱烈;在隱秘的世外桃源與煙火氣十足的土家村落,體驗最簡單純樸的土家生活;在天坑地縫、斷崖絕壁之間,感嘆自然之美。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堅韌、勤勞且勇敢,不論是舊時的土司王朝,還是如今的新世界,他們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在這北緯三十度的秘境,處處留下溫度。
線路總覽
此條線路屬于《時尚旅游》攜手路虎發(fā)現(xiàn)神行探尋恩施自駕線路,用時7天,行駛850公里,我們?yōu)槟愠尸F(xiàn)一份詳實可行的完整路書。
Day1 恩施—恩施,宿恩施
Day2 恩施—宣恩,宿宣恩
Day3 宣恩—咸豐,宿咸豐
Day4 咸豐—利川,宿利川
Day5 利川—恩施,宿恩施
Day6 恩施—恩施,宿恩施
Day7 恩施—恩施
線路顧問:陸毅
統(tǒng)籌執(zhí)行:潘揚(yáng)揚(yáng)
路書編輯:趙麗瑩
攝影師:孫旭暉
圖片后期:肖茂軍
視頻導(dǎo)演:韓飛
航拍:葉亮昱
攝像師: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