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
“你知道陳坤嗎?”
“我知道陳坤,他是一位知名的中國男演
員,出生于1976年,曾在許多電影和電視劇
中出演重要角色,深受觀眾喜愛。”
陳坤
這一次與陳坤對話之前,我們先打開了ChatGPT,想知道AI怎么看他,對他有哪些問題,然后反過來,在面對陳坤的那一天,我們又去問了問他是如何看待AI的。
作為當前時代最為先鋒的一種工具,AI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包括陳坤在內的每一個人:對生活,基于AI技術的智能推薦,直接決定了我們各自打開手機會看到什么;對創作,AI可以寫詩、作畫、生成視頻……這些與他更是息息相關。他當然享受著AI帶來的便利,但與此同時,當AI制作的視頻足夠以假亂真,當了二十多年演員的他也會產生懷疑,這樣下去,這個世界還需要演員嗎?
陳坤
在現實與虛擬之間,一切都成了彼此的對照組。數字世界的能力越大,陳坤越是開始在意實實在在的體驗,哪怕麻煩繁瑣,哪怕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比如他會為了讓媽媽放下手機,而帶她出門旅行。比如比起面對面發消息,他更喜歡大家看著彼此的眼睛,進行一些并不追求太多深刻意義的真實對話。
沒有人能看清未來真正的走向,但至少這一刻的陳坤,在鮮活地感知著他周圍的世界,而這,正是他所享受的精彩。
陳坤
新菜
陳坤是個有時候連小程序都不想打開的人,自認不算沉迷手機,但沒想到,有一天還是被一條系統提醒給震撼了:“它說我這個星期,每天用了5個小時手機,嚇到我了!我回過頭,看看我喝茶的地方,堆著好多書都沒有打開過。”
其實哪怕是這個畫面發生的當時,陳坤也沒緊張到要立刻改變這種被手機綁定的生活,畢竟這已經是所有人默認的新常態,但某一次跟媽媽對話時的微小發現,還是讓他立刻就行動了起來:“我媽在那兒看視頻,我說我們聊會兒天吧,她說我都習慣這樣混時間過去了。”
陳坤
那一刻,他決定,與其無意識地把生命完全沉浸在手機里,不如和家里人一起踏上走向遠方的旅程。“我說,媽,時間那么珍貴,咱們去旅行吧。”
帶著家人去旅行,是陳坤最近經常干的事。在這種換到一個陌生地方“過日子”的過程里,重要的不是去哪里和做什么,而是大家作為彼此最親密的人,共同感受真實的世界,見真實的人,吹真實的風。
陳坤
“去年我們全家一起去大理,沒有住酒店,而是住的民宿。老板說如果我們愿意,可以請村里的阿姨來做當地的飯,加的錢也不多,要不要試一試?”
曾經有一度,他沉迷那種極簡審美又服務到位的設計酒店,拍出來的照片足夠展現個性,時間長了,他卻發現對一次出行而言,并不是目之所及的一切都需要那么細致特別。“我還是喜歡什么事都簡單化,干干凈凈就可以了。”特別是經歷過這一次住在民宿的旅行,它當然沒有健身房或者其他周全的客房服務,但吃著現炒出來還帶著鑊氣的熱菜,邊走邊跟周圍的鄰居問路,把自己完全代入當地人的尋常日子,一切關于旅行的認知好像都就此更新了,“特別像在家里”。
陳坤
現在回味起來,陳坤還琢磨著下次要這樣再走一趟。他喜歡這種選項不斷增加的過程,這讓他更真切地感受到此時此刻和之前都不一樣。“民宿算是我的一個‘新菜’,也許過兩年我又變了,但至少是當下喜歡的。”
他在乎的,是有意料之外新選擇的當下,當然比按部就班地復制過去有趣。對旅行如此,對更多事情同樣,現在的他,都更愿意去關注一些具體且實在的細節,畢竟它們的存在,才是眼前這一秒在生動流淌的唯一證明。
陳坤
陷阱
“我現在,可以充滿善意地看待我自己了。”
內觀自己時,陳坤也感受到變化正在發生,比起此前總忍不住給自己挑毛病,不想面對自認為難堪的一些時刻,現在的他也可以更平和地看待所有過去、現在和將來。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哪一天一定比另一天更好或更差,我們總說“活在當下”,可是真在生活里實踐的時候,總難免這山望著那山高。
“一度我對自己很苛刻,有時候會不想面對,有時候又瘋狂反省自己。現在我會覺得,我要首先承認,那就是那個時候我自己的水平,就是我當時的理解和外部環境共同促成的一個結果。所以,我現在覺得,過往的人生,我都挺珍惜和坦然的,當然未來,我會期待更好的。”
陳坤
打個比方,他說以前喝多了之后,第二天會譴責自己,但現在的他卻覺得完全沒必要這樣,既然喝酒的是自己,說了任何可能后來已經不記得內容的話的是自己,接受自己這一面就好了,“反正都是我的部分。”
對表演也是一個道理,當他會回頭去想當年的不滿足,實際上是在回看那個時間線上,擁有當時那些認知的一個獨立存在的人,既然他還沒有后來的經驗和思考,就完全不必用后來的標準去要求原來的他。“那個時候真實的投入,都是那個時候出現的,你回過頭去也沒法復制了。”
經歷就像磚塊兒,一塊一塊累積成高高的臺階,托舉著陳坤用更高的視角去俯瞰走過的路。差別在于,他發現之前自己只有向前看這一個方向,默認前面的風景必定比過去更好,而現在能看見更廣闊的角度,在對以后懷抱希望的同時,他也愿意耐心欣賞踏出過腳印的那些曾經。“原來我只是在樂觀地假想未來,現在覺得,我當下的狀態,就是被之前的能量和給養所豐富的。我挺感謝我以前發生的所有事情,差一塊都不行。”
陳坤
說到這里,他特別強調這種心態不等于象征沮喪的那種“灰色地帶”,更準確的說法或許是過去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面,現在可以看到另一面乃至更多面。與此同時,當他逐漸“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更不會用“成長”這種實質上認為未來優于過去的詞語來描述自己。“我沒覺得相對年少的時候,我現在更通透了。肯定你以前有執著的東西,現在放下了,但現在你也一定墮入了另外的一些執著了,大家都是這樣的,年長了也并不一定比年輕人更好。”
這種接受,成了陳坤熱衷體會的趣味,作為演員的他,現在總被真實生活里那些劇本都寫不出的戲劇性所震撼。“我們只是從一個陷阱,掉進另外一個陷阱而已。”沒有孰優孰劣,都是僅有一次,值得珍惜的經歷而已。
陳坤
海洋
平等地看待每段經歷之后,陳坤不僅更接受自己,還更喜歡自己了。尤其是去年繼續“行走的力量”這個項目時,他無意識就拋下了必須進步的得失心,輕裝出發,反而找回了最初的那份簡單快樂。
“去年是唯一一年,特別靠近我第一年行走時的那種純粹。倒也不是說我在之前的過程里不純粹了,就還是,想太多。”中間隔了幾年沒有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里,這次再進山,陳坤放下了很多具體的“目的”,唯一在意的,就是腳下的路。“之前想要傳遞給別人的那些意義,都沒有,就是走路,自己在那兒走,很開心。”
行走的力量從2011年啟動,陳坤自己都沒想到,當這個心靈建設公益項目經歷了一輪長達12年的輪回,他“找回初心”的方式可以如此輕快,那就是索性忘了人為附加的多重定義,叫“行走”,就去“行走”。“就像12年前種了一棵樹,現在這個果實在滋養我。”雖然漫山遍野的樹都是各種深淺不一的綠,但身處其中,陳坤的心飛揚到好像看見了一片海洋,靜謐的藍色大海閃爍著象征溫暖的紅色光亮,在這個懷抱里,他平靜又踏實。
陳坤
“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很鮮活的,好像有一些價值。但到底是什么價值呢,倒也不是什么社會責任感,就是我跟一些人的緣分,我愿意去做,我就做了。”
剛開始關注公益、慈善這些事業的時候,陳坤特別想為別人做點什么,他喜歡那種看到別人有需求,而自己正好可以幫忙的“被需要”。到現在,也不是沒有被很多龐大的布局和標簽吸引,但走了一圈回到起點,他發現自己最為感動的,仍舊是這些實在的感受。“我開始越來越理解這些龐大話題背后的廣度,也理解到自己的渺小,那,我就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所謂的“守護初心”,不是站在原點止步不前,而是大膽勇敢地往前走了很多步之后,返回來審視所有,再去用后來的廣博,去給那個出發賦予一個涵蓋著結果的定義。
陳坤
“對初心,每個時刻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當年我來北京,那也是生命中的一扇門打開了,只有過去很多年之后,你回過頭,才能知道它背后有更深刻的東西。”
前一陣,有個朋友給陳坤看了看星盤,說他的人生不一定只會做演員,這讓并不真正相信“命運”,當時只當是閑聊的陳坤一下慌了起來,焦慮得當天晚上都沒睡好覺。“我以后不會當演員了嗎?”反復自問。
他忽然就意識到自己是多愛演員這個工作,又振奮了起來。
陳坤
以這句話作為契機,他開始回想自己是怎樣踏上這條演員之路的,才發現這個選擇也并不是小時候唯一的執念,而是做著做著就到了現在,這才意識到,原來人走進了一個慣性之后,可以連自己都認定這就是唯一的選擇。“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結果導向的。”
如果時間回到1996年他讀電影學院之前,陳坤大概率料想不到自己在28年后還在當演員,并且會因為朋友無意間說出的一種其他可能性而沮喪又振奮。每個人的路,都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走出的結果,從來不可能僅靠想象就完美實現,正如現在的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也在決定著今后的走向。
陳坤
“人總有你活著的方式。” 陳坤不再為各種新出現的可能性擔憂,反而振奮,就算有一天AI真的可以演戲了,他也篤定到時候自己可以推開其他的表演大門,看見另外的風景,畢竟我們本就習慣了一次又一次地,把未知變成已知。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不都是在學習新東西嘛,每天都在遇見新的人,你怎么跟他相處?當我們面對AI,一樣的。”
他永遠相信,此時此刻的自己。
出品:王鋒、李曉娟 / 攝影:NickYang / 造型:EvanFeng / 藝人統籌:D.O / 造型執行:8LACKB大黑 / 化妝:張哲綸ONTIME / 發型:周學明 / 制片&美術: oolong-z / 制片助理:Bobo / 造型助理:大楠、糖妹 / 攝影助理:劉信膛、一一、鐘博、郭磊 / 特邀撰稿:張凡S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