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瓊
第心一次讀完電影《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劇本時,楊紫瓊里只有一個聲音 :“我終于等到了這樣一個角色。” 伊夫琳 · 王(Evelyn Wang)是個亞裔移民,她上了年紀,是那種在街上或是中國城里隨處可見的媽媽或妻子,衣著樸素,心里和身上都掛著什么沉重的東西。一般情況下我們并不會朝她多看一眼,對大多數人來說,她幾乎是透明的存在。在楊紫瓊看來,這種平凡只是表象,或是誤解。“導演和我都想借這個機會為這一類的女性發聲。因為她們值得被看到被聽到,我們每個人天生都具備某些超能力,只不過缺一條超人的斗篷,也不需要在半空到處飛翔巡邏。”
故事的展開如一個被反復搖晃的萬花筒,讓人目眩的彩色碎片不斷碎裂又重組成不同世界,觀眾如坐上一輛無法預知軌道的過山車,上天入地,和 Evelyn 一起經歷了不同的身份和冒險,體會種種失控的慌張和迷惘。電影上映后,楊紫瓊聽到不少朋友表示,最好再看一遍《瞬息全宇宙》,才能徹底搞懂情節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她總是說,沒關系,你不需要當一個那么理智的觀眾。
“電影中的 Evelyn 在各個宇宙中穿梭時倍感困惑,但真實的生活中本身就充滿了各種不解。每當要做決定的時候,你都不免擔心害怕,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出了最佳選擇。但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拋開恐懼、下定決心。”
“拋開恐懼、下定決心”,或許這正是楊紫瓊的人生曲線得以高開高走的緣由。在楊紫瓊 60歲的這一年,《瞬息全宇宙》上映,獲得如潮的好評,成為現象級的佳作。2023年,她憑借 Evelyn Wang 的角色獲得了第 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類女主角,也獲得了包括第 95屆奧斯卡金像獎、第 7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等重量級獎項的女主角提名。在所有亞裔女性演員中,這是前所未有的成績。
楊紫瓊
“為什么要拍電影”的初衷
合作之前,楊紫瓊看過“兩位 Daniel(Daniel M. Kwan 以及 Daniel Scheinert)”導演的電影《瑞士軍刀男(Swiss Army Man)》,她被那部作品迷住了。“那個故事里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情節,主角還是一具不斷放屁的尸體,但它就是能讓你目不轉睛,甚至忍不住想,有一天我也想試試這種。”
兩位 Daniel 所展現的風格和美學極具風格,楊紫瓊在其中看到與現實相疊的意義 :“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有混亂不堪的一面,特別是所謂‘新世代’創造的新事物,它們不斷在密集轟炸我們的感官。”在正式見面前她略有擔心 :“我心里默念,希望他們不是那種為了瘋狂而搞怪的人,也別是太過離譜的怪人。”兩人坐在她面前時,她卻發現兩人都習慣輕聲細語,甚至給人一種笨手笨腳的感覺。“談起這個故事的靈感時,他們的字里行間都是愛意,但似乎他們自己只想對這個故事一笑置之。”
楊紫瓊毫不猶豫答應了導演的邀約。“他們給我一個特別的機會,我就用我的表演回饋他們。歸根結底,我們都愿意相信對方,都想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也由此建立起妙不可言的友誼。”她知道這會是又一程全新的冒險,但越發感到興奮。“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你不需要面對危險、不需要費力去開拓,但結果就是你只能一次次重復相同的事情。”
楊紫瓊
不少周圍人知道楊紫瓊要參演這部作品的時候,都表達了微妙的質疑。“他們問我,你們確定要這么來嗎?我說是的,就這么來吧!”或許正因為所有人都抱了一點無畏的勇氣,這部作品被加持了一點神秘的幸運。在洛杉磯宣布封城前一晚,電影剛好按原定的時間計劃完成了當地的拍攝,躲過了那股席卷世界的不可抗力的影響。
“一部低成本的獨立電影,其實很難承擔延期或者停止拍攝帶來的損失,如果疫情暴發的時間早兩三個星期,我們就會面臨電影拍攝沒有結束而不得不中途停拍的慘狀。幸好一切都順利過關,只不過后面有些部分我在英國拍攝、導演們在洛杉磯繼續,我們需要借助一些替身完成鏡頭,也要通過屏幕在線溝通。”
這種協作方式,讓整個團隊身體力行地掌握了讓“多重宇宙”彼此相連的情緒密碼。“我們學會如何步入不同的宇宙,在合適的時機借情感緊密團結。即使不在同一個地方按照常規方式拍攝,但要建立起一個想象中的世界,或者嘗試拍攝全新形式的鏡頭,一切都顯得不那么難了。”因為疫情的關系,剪輯師的 Paul Rogers 和兩位導演在一起共事討論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通常情況下的可能。“所以他們有機會把每一個細節都磨得更深、更透。”
楊紫瓊
“電影的魔力在那一片共享的黑暗中被幾何式放大,我們相聚在一個空間里,在珍貴而有限的時間里一起投身一段特別的故事里。即使你不知道鄰座是誰,但當你們為了故事的情節不約而同大笑或是抽泣的片刻,你會感到陌生人之間的呼應和共鳴,棒極了。”
回頭看,楊紫瓊把《瞬息全宇宙》形容成導演的“挑逗”:“他們給你看了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你不確定是否應該大笑。但最終你根本忍不住,你就是想放肆地笑,還會恍然大悟 :‘我的確應該學習一下如何回頭看看,承認生活本質就是一團糟。’而即使意識到這一點,卻沒有人能從麻煩里全身而退。”
《瞬息全宇宙》帶給楊紫瓊一些新的啟示。“拍攝這部作品讓我可以直面那些盤旋在心里的問題,其實迎頭而上,你會發現那些問題也不過如此。它也讓我確認了‘生活常數’的構成 :無論我們身處在哪個宇宙或是環境里,明白情緒的起伏、我們對彼此的愛的誠意,這些都是讓我們得以定心的錨。”
楊紫瓊
“持續”的意義
楊紫瓊也曾經擔心,自己是否一直會處于某種邊緣位置,也期待再一次得到一個足夠豐滿復雜的角色,參與一部能充分體現她表演深度的作品。在應下《瞬息全宇宙》的邀約時,她并沒有意識到這個作品會蘊含那么多的機會。“突然之間,一部電影包括了所有我想要做的嘗試,我可以借它完成一直以來我想要做的表演。我們把所有人不以為然的事情放在一起,但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它們才是你心底的渴望、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整個故事沒有照搬任何已有的框架,所以非常新穎。”
楊紫瓊從來不是一個功利的演員。“電影拍攝會讓我和心愛的人分開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每次接拍一部電影前我都要確認一件事,我是否真的相信這個角色、這個故事。讓我相信作品的原動力,就是故事具有振奮人心的勇氣、能激發真正的激情和愛意。”她對作品題材從不設限,也不會把“主流”“大制作”這些列在選擇的標準中。
《瞬息全宇宙》的成功像一個意外,但處處又在情理之中。楊紫瓊覺得這不僅歸功于行業中亞裔群體的團結,更應該感謝所有有色族群的共同努力。“我們一直在互相幫助、給予彼此支持。以前亞裔群體往往習慣低眉垂目、小心謹慎,希望事事不出錯。但看看我們的非裔美國朋友們,他們如此齊心,共同講述和傳播屬于他們的故事,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也在過去幾年里積極做的事情。”
楊紫瓊
許多人從這部作品衍生出亞裔演員在好萊塢的“奮斗”和“掙扎”,但楊紫瓊不怎么喜歡這些詞語。“我覺得更準確的說法是‘持續’。我們都應該明白一點,事情能真正發生變化,并不是因為一朝一夕間的奇跡,而是源于所有人共同不懈鋪就的道路所帶來的成績。一時的成功也不代表它可以被復制,所以你要不斷挑戰極限,而這件事可以集合眾人之力。”
她始終堅信“一榮俱榮”。“我們身處的電影行業其實對每個人都敞開懷抱,也給予所有人機會。但我們要懂得創造機會,也要足夠堅強,才能讓真正的好機會成型、延續,有足夠的空間去表達我們的故事。”她衷心希望所有人都能互相幫助、互相借力,抱有最大的善意給予彼此支持。“我們要緊握彼此的雙手,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力量不會減弱,不會再次經歷一番艱難的歷程,不會重蹈覆轍,在好萊塢的銀幕上終于有了亞洲人的角色后,再等待另一個二十年才看到新的進步。”站在人生新的高峰上,楊紫瓊在意的依然是如何繼續進化。“這部作品給了我一個新的起點,但之后再選擇新的作品和角色的時候,我不需要完全把自己歸零,因為沒有這樣的必要。但我始終會提醒自己,要保持更開放的心態,一旦你百無禁忌,所有齒輪就會向前再次推進,新的機會就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今年楊紫瓊會拍攝音樂劇《魔法壞女巫(Wicked)》(英國《泰晤士報》曾盛贊原作為“自《歌劇魅影》后最偉大的作品”)。“誰能相信,我之前其實從來沒有正兒八經拍過音樂劇,所以我非常、非常興奮能出演這樣一個角色。我一直在尋找更具挑戰性的角色,期待和才華橫溢的人合作,他們會看到你未經發掘的潛質?兩位 Daniel 導演就做到了這一點。”
楊紫瓊
幾年前楊紫瓊就提到自己想參與紀錄片拍攝的夙愿,她一直敬仰 David Attenborough,這位被稱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自然博物學家同時也是探險家和旅行家,他和制作團隊一起實地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
“我深信地球是賜予我們所有人的一份禮物,我們不僅可以記錄下它的點滴,而且可以讓它有更好的可持續性,始終保持生機勃勃,得以滋養和呵護,活力十足。我也很想在中國做紀錄片,這里還有許多未得到世界其他地方認知的神奇土地,值得用真正一流的方式介紹給所有人。”
“60歲”這樣的年紀完全不能限制楊紫瓊對之后人生的種種暢想。不可否認的是,影視行業對女性設下了各種嚴苛的條條框框,她常常會聽到類似的評論 :看,她們屬于 20多的那一代 ;看,這些 40歲的女演員已經過了黃金時期,該想想其他的出路和打算了。“但事實上,和我同齡、同代甚至更為年長的演員們都一次次在身體力行地證明,我們還沒有到退居一旁的時候,我們有許多想要表達的東西,還擁有驚人的能量。只要對這份工作的熱情還在,我就不會停止探索的腳步,也希望之后還能創造出更多讓大家驚喜的角色,把握住每一次新的挑戰。”
監制、策劃:王曉白 / 攝影:Studio6 / 造型監制:王昊 / 執行造型:Joshua Cheung 張偉德 / 化妝、發型:Japhet bong / 撰文:李冰清 / 統籌:匡安安 / 制片:David Chan / 形象協助:XIXI / 服裝助理:Kelly Hsu 徐睿瑜 / 宣傳:鄭皓銘 / 助理:EileenXu、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