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年初告別《浮圖緣》中那個叫榮安的角色時,曾黎在自己的微博發了洋洋灑灑一大篇感言,其中最后一句是“期待我們一起在兔年,都有更勇敢的嘗試”。現在兔年已至,曾黎繼續在生活和工作中,體驗著接連不斷的大冒險?真正的冒險,不是完成什么挑戰極限的偶然事件,而是始終能簡單直接地做自己。在四十幾歲的年紀上,曾黎看待世界的眼光依舊非黑即白,這便是她最大的勇敢,她慶幸并珍惜著。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有一次拜年的時候,曾黎的老師曾經這樣形容她:“你從小就是‘傻大姐’,現在還是。”這位老師跟曾黎的緣分,要追溯到30多年前曾黎讀戲曲學校的時候,那會兒剛剛小學畢業的曾黎,一個人離開家到北京上學。這個畫面現在聽起來或許不可思議,但當時她完全沒多想,也顧不上害怕或者擔心,于是被老師記掛至今。“他說那時候就能看出來我非常單純,現在還是這樣,真難得。”完全不是客套,這種來自最熟悉的長輩的評價,算得上是“一針見血”,連帶著讓曾黎也開始回憶,原來很多年過去,自己真的什么都沒變。

“我想得非常簡單,就是黑或者白。很多人都問我:‘你怎么沒有灰色地帶?’”也許在旁觀者看來,作為演員的曾黎,身處被稱為“名利場”的演藝圈,不可能完全堅持“非黑即白”這一種評判標準,而且表演這個職業本身也需要她從更復雜的角度去思考人性,但道理她都懂,真正面對世界的時候,她還是愿意拿出最樸素的想法,因為這才真實的她自己。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簡單,聽起來是一個很美好的詞,但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困惑。當你太過簡單,可能你表演的層次感會少一點、沒有那么豐滿,我也在考慮這個事情。但我又覺得,我這個年紀,簡單這個詞還能在我身上出現,也挺不容易的,還是要保持這種簡單的心態。”

說到做到,曾黎的確是在用最簡單的方法去面對世界的。

就拿她最近在劇組的生活來說,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演員一定有無數工作人員精心照顧,可實際上,在曾黎這兒,每天拍戲就好像我們上班、下班一樣尋常,甚至中午吃飯的時候,她也不需要劇組提供的工作餐,更不用找專門的人去餐廳買飯,“我每天中午會自己煮個面條”。曾黎吃素,怕給別人添麻煩,她就一直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投喂自己”,時間長了,她發現這樣不僅能解決溫飽,更重要的,是她能因此活在人間煙火里,不至于讓自己成為一個看起來高高在上的人。

“那種真實存在于你生活當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包括工作之外出去玩兒的時候,她也會先查詢好當地的素食餐廳,盡可能多地靠自己去尋找新鮮的體驗,因為“一座城市有什么?就是它的風土人情。我想去走街串巷地了解一下,感受當地人真正生活在那里的煙火氣。”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曾黎并不是在把這些其實頗花時間的嘗試當成演員的“體驗生活”,如果說一開始她是在有意地讓自己汲取生活中的養分,時間長了,這就成了一種本能。當她能從親手操作許多小事情中感受到樂趣,才是真正地理解它們存在的意義。

“剛入行的時候比較年輕,更多的就是去餐廳點菜,或者跟著劇組吃飯,后來外賣還越來越多了,很多人是遠離了廚房和生活的,對很多東西都一無所知。我覺得有時候也挺沒勁的,其實在了解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你能夠尋找到它的樂趣。”

現在打開小紅書上曾黎的主頁,還能看到去年初夏時,她錄的一個介紹“古方三豆飲”的小視頻,這個創意的靈感來源,就是曾黎此前自己尋找的食療妙招。“那時候我在橫店拍《星漢燦爛》,一待就是四個月,南方的濕氣比較重,我就每天喝這個。”

不需要工作人員專門創作腳本,這種分享本就來自她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所以聊起來內容也就特別豐富。在對著鏡頭介紹烹飪方法的時候,曾黎并沒多想拍完能收獲多少點贊,一切依舊出自最簡單的出發點,就是她希望看到的人也能像她一樣,去感知食物帶給身體的變化。“這不是便利店買來的工業化的產品,當你自己去做這些東西的時候,是在用心去跟食物進行交流的。而且只有你真正地把它們用到自己身上,你才會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當她把精力都用在這些細微之處,生活自然也會給她最細致的反饋,在這種時刻,已經不用去界定她的收獲是不是在為表演積攢素材了,它們都已經是曾黎的一部分,她要帶著它們,去到一切她即將抵達的未來。

“就要把自己‘打碎’,真的融入到城市街道里。”最近曾黎跟許多觀眾一樣,追著看大熱的劇集《狂飆》,這部戲也勾起了她的創作欲,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嘗試這種足夠“接地氣”的作品。于她而言,當然各種形態的作品她都不抗拒,但如果有機會進入到這種看似激烈極端,卻又像發生在尋常生活里的故事中,絕對能讓她擁有極致的表演體驗?這就像她之前去環球影城玩兒過的霸天虎過山車,坐在上面能體會到強烈的刺激,但在向前沖的那一瞬間,她又是完全和周圍人群融在一起的。“我來來回回坐了三四次,覺得很好玩,睜著眼睛到處看。”作為一個公認的“美女”,她要的不是出挑、顯眼、被注視,恰恰相反,她更在意的,是自己去感知一切,然后順從自己的心做出選擇。直面自己,始終是曾黎追求的勇敢。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Q&A:

在你看來,什么樣的行為是“勇敢”的?

曾黎:每個人真正地“做自己”,就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因為這很難。我覺得自己小時候還挺勇敢的,那時候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在“做自己”,但膽子很大,敢離開父母、背井離鄉到外地去上學,或者能主動表達自己、去爭取一些可能性,這些我也覺得是很勇敢的。

作為一位勇敢的女性,你身上的“勇敢”是因何而產生的?

曾黎:我覺得我的勇敢來源于我的單純,我能很單純、很直接地表達我的觀點,沒有去傷害誰。當你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對方是感受得到的。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剛入行時,曾經遭受過對你性別、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質疑嗎?這種質疑是否困擾過你?當時是如何面對的?

曾黎:有啊,剛入行的時候去試戲,有很多沒被聘用的時候。那時候我就是個剛踏出校門、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對很多東西都一無所知,也沒找經紀公司,全是自己去見副導演和導演,再自己去試戲。相比之下,現在的演員比我們幸福多了,現在能有人帶著你去、幫你介紹、幫你化解尷尬,我們那時候都是自己。我不是自來熟的性格,第一次拍戲,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眼睛也不知道往哪兒看,非常緊張,這都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那時候如果沒選中,也會有受傷的時候,不過也就是哭一哭,不能說沒選上就“不活了”,繼續往下一個組遞資料吧,不會這么簡單就覺得自己“折翼”了,還是得往前走,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嘛!

曾黎 | 勇敢就是做自己

曾黎

到今天,你已經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前輩;面對一個剛入行的、遭受了性別歧視或能力質疑的新手,就像當初的你一樣,你會對她說什么?

曾黎:要看她是從哪方面受到的質疑,是人身攻擊還是專業能力。小朋友肯定有一些迷惑、未知和對這個行業的很多想法,如果有人來跟我聊這些,我肯定是毫無保留的。不過我覺得現在的小朋友好像也不太困惑,因為網絡太發達了,他們都挺放松的,跟我們那時候的演員不太一樣。我們剛入行的時候,哪兒有什么手機,也不知道對著鏡子看自己、拍視頻,都沒有這些練習的方式,但現在至少有很多網絡平臺,可以先去給新人一個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的機會。

攝影:常修雨 / 統籌、形象:張七月 / 撰文:張凡 / 化妝:楊彥妃 / 發型:劉嘯鋒 / 外聯制片:佳怡(Seven Studio)/ 編輯助理:王柳茜 / 服裝助理:沐慈 / 插畫設計:LAZYDAYS 隨園畫室